黑溪鎮 劉娟
交黨費似乎是一件小事,是常常不受人關注的微小細節,部分基層黨員不僅忽視,而且不太愿意談及交納黨費這件事,好像和錢財沾上邊就不夠“高大上”了,就有些許銅臭味了。
黨費,雖是錢財,實為信仰,是對黨忠誠的符號;實為性質,是明確黨員應盡的義務。
一、什么是黨費
黨費是黨員向黨組織交納的用于黨的事業和黨的活動的經費。
黨章第一條明確規定,按期交納黨費是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先決條件之一。
黨章第九條規定,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交納黨費,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
《中國紀檢監察報》曾刊登一篇評論文章《黨費交不交,差的是黨性》:“作風問題都是從一件件小事開始的,蛻化變質墮落是有演變過程的。所謂‘不以惡小而為之’,一次兩次的忘記交黨費,可能不會釀成什么大差錯。但是,若長此以往,總是忘記自己在黨章、黨旗面前的承諾與誓言,恐怕就為更大的錯誤撕開了內心里最脆弱的口子。”
王愿堅寫了一篇小說《黨費》。故事寫的是1934年秋天,主力紅軍開始長征后,主人公黃新是一個二十五、六歲帶著孩子的女黨員,她在與黨組織失去聯系、白色恐怖籠罩的險惡環境下,念念不忘組織,將丈夫留下的兩塊大洋和腌制的咸菜作為黨費交給地下交通員,而自己為了掩護交通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政委收到這一份黨費,在登記黨費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寫上:黃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繳到黨費……卻再也寫不出黨費的數目。一筐咸菜是可以用數字來計算的。而一個共產黨員愛黨的心,一個黨員獻身的精神是不能夠用數字來計算的。
交納黨費,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儀式,它能時常提醒我們,“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二、交黨費與收黨費
我是一名黨務工作者,管理黨費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在管理的過程中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黨員同志主動來交黨費,一種是我去收黨費。
《黨章》規定的“交”黨費在基層實踐中變成了“收”黨費,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差的不是錢,是對黨的態度、信仰和忠誠。不多的黨費背后隱含的是黨員的組織紀律和黨性意識。如何做合格的黨員,辦法很多,但是落腳點都在“做”上。我希望廣大黨員都積極主動地交黨費,而不是我們來收黨費,定期交黨費,就是不斷提醒你,你的身份是黨員,要自覺履行黨員義務,要承擔黨員的責任。
三、對照黨章,我心映黨心
2016年,根據中央要求,各級黨組織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對黨費收繳工作進行了一次專項檢查。既然是專項檢查,那肯定是黨費收繳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必須立行立改。
當然在工作生活中,存在著更多引領我們積極向上的力量。比如下面幾個故事:
高家模,黔江區阿蓬江鎮兩河社區1組的一名老黨員,患尿毒癥多年,2017年在黔江中心醫院住院治療時,向醫生提出了一個特殊要求,“醫生,下周一晚上給我加個班吧,我星期二要去交黨費”。
今年6月6日,有71年黨齡的老黨員史友到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委組織部,親手交納1萬元黨費,以感謝黨對自己的培養和教育,表達自己對中國共產黨建黨97周年的祝福。他說,“黨就是我最親的人,受黨教育多年,見到組織就見到了家,見到了親人,我這一生只信任黨,忠于黨,聽黨話,跟黨走”。
黨費數字是冰冷的,但黨費故事卻溫暖感人。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加強黨性修養,從小事做起,從自覺主動交納黨費開始,時時銘記、事事堅持、處處上心,方能讓群眾正確認識我們的黨,感受到黨的溫暖。
四、新時代不忘初心
我有一個朋友在重慶參加面試結束后,打電話給我說面試題目太出乎意料了,一個是問黨徽由什么組成,一個是問你還記得你的入黨誓詞嗎?我問他你記得嗎?他說我只記得第一句。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蔽沂且幻A備黨員,我還沒有正式的宣誓,但是這份誓詞已經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習近平總書記說,踐行三嚴三實,要落細落小,注重細節小事;要修枝剪葉,自覺改造提高。加強黨性修養正應如此,從交黨費這一小事做起。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名英模一座豐碑。自覺地按時足額交納黨費,是一個黨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也是一個黨員黨章意識、黨員意識的具體體現。過去如此,現在和將來也會如此,愿我們新一代的共產黨員,能夠用行動來證明,時刻準備著,為人民的利益,貢獻出自己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