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丹
近日,搜狐網一則關于父親強行禁止孩子玩游戲,導致孩子暴怒之下砸壞自家價值幾百萬的古董花瓶的新聞,在網上引起熱議。就此,筆者走訪發現,大多數家長在處理孩子沉溺于游戲的問題上,很傷腦筋。那么,在孩子玩游戲的問題上,要如何處理才能幫助孩子擺脫網癮,又不影響與孩子的關系呢?
筆者認為,首先要正確客觀看待游戲對孩子的影響,把使用手機的時間作為對孩子的獎勵。一味的限制孩子接觸游戲,只會讓他更想方設法的玩游戲。筆者有一朋友,10歲的兒子總是拿著手機玩游戲,在多次責罵無果的情況下,朋友把兒子的手機摔了。為此,孩子竟離家出走,晚上躲在小區不回家,嚇壞了家里人。后來,朋友認識到自己的做法不可取,并和孩子認真溝通,在孩子把學習搞好的前提下,承諾每天給孩子玩游戲的固定時間作為獎勵。就這樣,一個月后孩子的學習有了明顯提高,父子之間關系也緩和了不少。誠然,孩子也有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能說只要玩游戲就是壞孩子,孩子也需要尊重,家長把使用手機的時間作為對孩子的獎勵,也是一種激勵。
其次,使用一些小技巧,減少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孩子喜歡游戲,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覺得無事可做。很多孩子一到周末,覺得沒有同伴玩耍,尤其是獨生子女更顯得孤獨。其實,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發現手機的其他用處,和孩子約好制定一個具體、詳細的玩游戲規則,把規定講清楚并嚴格執行。比如讓孩子學會利用網絡的豐富資源來學習課本知識,或者孩子玩的時候適當陪著。
再次,在孩子玩游戲這件事情上,除了以上兩點,必要的懲罰也是有必要的。因為很多孩子把父母的理解當做是一種妥協,更加變本加厲玩游戲。所以,家長不能心軟,如孩子違背說好的玩游戲規則,要適當懲罰,如減少玩游戲時間等。總之,對待孩子玩游戲的事,宜疏不宜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