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黔江區財政局深入鄉鎮街道調研基層財政運行情況,摸清鄉鎮財政財務管理短板問題,針對性細化管理措施,注重從認識上加以引導、政策上加以明晰、制度上加以規范,多措并舉彌補鄉鎮財政管理短板。

4月21日,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村民正在為村里發展黃精、木瓜等特色產業積極投入生產。特約攝影 龍帆
一是規范預算管理,強化平衡意識。實行“六步法”規范鄉鎮街道預算編制程序,全口徑編制收入預算,量入為出有保有壓編制支出預算,總體實現收支平衡。建立了鄉鎮街道預算編制備案制度,審核鄉鎮預算有無赤字、支出項目是否合規、重大支出是否漏項,今年30個鄉鎮街道預算備案已全面完成,累計支出安排4.5億元,督促鄉鎮街道編準編實年度預算。建立會計報表月報制度,按月收集鄉鎮街道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跟蹤監督預算執行情況,按月評比計分,偏離預算執行及時糾正,切實增強預算執行約束力。
二是準確把握政策,強化績效意識。集中收集鄉鎮街道反映的問題,提出了規范管理的意見,為破解鄉鎮財政管理難題給出“參考答案”。保工資堅持該給的盡量保障,不該給的一分也不能給。保運轉要精打細算,各項支出要在政策規定限額內,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保基本民生要嚴格標準、范圍執行,動態管理,有進有出。產業發展注重績效,堅持市場化方向,用好用活全區統一出臺的產業扶持政策,不能不顧財力實際隨意出臺產業政策。招商引資要風險可控,財政扶持資金必須投在合規合法的項目上。項目建設管理要規范,施工隊伍選擇必須合規,資金撥付必須按進度支付,項目竣工要及時辦理決算,形成完整的檔案歸檔。
三是自覺接受監督,強化規范意識。召開專題會與鄉鎮街道領導和財務人員溝通,引導其正確認識審計和巡察監督,習慣在監督下開展工作。嚴格執行財經法規,規范日常財務管理,所使用的每一分財政資金都要經得起審計和巡察監督。注重與審計巡察的溝通和解釋,對審計巡察指出的問題端正態度,認真負責抓好整改,整改的過程要依法依規,避免出現新的違規,要舉一反三,排查類似問題并做好整改,對屢查屢犯的問題要從制度機制上加以完善,切實規范財政資金運行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