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平
時下,全國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大汛當前,構筑起牢固的抗洪“防御工事”首當其要。打贏洪澇災害“防御戰”,各地、各相關部門必須事先籌謀,提早部署,走在洪水前頭。
已經到來的洪水氣勢洶洶——長江中游九江江段超過警戒水位并緩慢上漲,珠江流域西江第2號洪峰來襲。即將到來的強降雨和臺風也在躍躍欲試——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七下八上”期間,長江中下游、黃河、海河和松花江部分水系、遼河等將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同時,一個月內將有兩三個臺風登陸我國,防汛抗洪形勢嚴峻。
防汛抗洪,首要在防。各地、各部門首先須在“防”上下功夫,提前開展預測預報,提早安排部署洪澇災害防御,拿出管用的實招,將防御部署落到實處。
必須防住重點江河。預報可能發生較大洪水的長江中下游、黃河、海河和松花江部分水系、遼河等流域汛情,是構筑抗洪“防御工事”的重中之重。必須加強監測預報預警,進一步分析本流域、本區域的防御形勢,做到心里有底、應對有方。
水庫和堤防安全同樣須防。“七下八上”期間降雨偏多的北方地區水庫安全必須重視和提早準備,長江流域超警戒和超保證水位河流、薄弱堤段,同樣要嚴加巡查和防守,確保堤防安全。
整個汛期,對山洪災害的防御也不容忽視。目前我國山洪災害防御尚有不少短板,必須加強山洪災害防治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完善預警發布機制,保障預警信息充分覆蓋。同時,強化群測群防體系,各級政府應切實擔起責任來,強化山洪災害防御,減輕山洪災害損失。
此外,救援能力建設必須未雨綢繆。尤其是對預報預測可能發生較大洪水的地區,提前預置救援力量,做好隊伍、物資、裝備等相關準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