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這些金銀花不僅色彩漂亮,而且銷售價格也不錯,一公斤上品金銀花可賣300多元。”10月8日,黔江區新華鄉大田社區村民梁學洋一邊在地里采摘金銀花,一邊高興地說:“金銀花是地道的中藥材,市場前景很好,種植金銀花,是一個好產業,但是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的引、幫、扶!”
引筑巢引得鳳凰歸
今年40歲的梁學洋,是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專業的畢業生,原本在廣州一家藥廠當主管,收入頗豐。2002年,家鄉黔江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新華鄉黨委、政府向在外務工經商的新華籍老鄉發出倡議,引導他們“師夷長技、回報家鄉、造福桑梓”。得到消息后,梁學洋迅疾辭職回鄉,先后創辦了私立海陽中學校,同時也發展大棚蔬菜產業。2010年,乘著全市創辦“微型企業”的春風,新華鄉把發展地道中藥材、特色水果等規劃為該鄉解決農村后續產業鏈斷裂的主要項目,指導每個行政村劃定一片土地流轉出來集中連片開發新的產業。梁學洋的金銀花基地,便落戶在大田村規劃出來的海拔800米的那片高山上。
幫書記帶隊去考察
作為該鄉為數不多的返鄉大學生,加之對中藥材的種植和銷售又一技之長,新華鄉黨委、政府對梁學洋就特別地器重。在創辦私立海陽中學之初,鄉黨委就積極培養、指導并幫助梁學洋加入了黨組織,鄉里還安排一名副職領導結對幫扶,成了該鄉黨員干部“傳、幫、帶”工作的一個亮點。
去年4月,梁學洋從互聯網上了解到山東臨沂、費縣等地金銀花易種植、利潤好的信息后,決定到山東考察金銀花市場銷售情況和學習種植技術。新華鄉黨委當即表示大力支持,并研究決定由鄉黨委書記和鄉政府分管產業的副鄉長親自帶隊赴山東實地考察,幫助他論證引種“魯峰王”金銀花的可行性。考察結束時,梁學洋與山東魯峰金銀花有限公司簽署金銀花種植合作協議,以每株6元的價格購進種苗,回到家鄉發展金銀花產業。
隨后,鄉里還幫助梁學洋按照每畝土地租金100元的價格租地70畝種植金銀花。今年,梁學洋再次購進2萬株種苗,新種植金銀花50畝,基地面積達到120畝。
扶成立專業合作社
梁學洋說,金銀花種植技術簡單,耐瘠薄、干旱和水澇,無論是鹽堿沙地、肥沃良田、山嶺茶地、高山平原,均能生長旺盛,每5斤鮮花晾干后有1斤干花,是農民增收的好項目。去年收干花100斤,今年預計收干花500斤,到2014年時金銀花豐產,到時一畝地就可產干花600斤,畝收入就能達到1萬元以上。現在,主要是加強基地的管理,每畝需投入人工、肥料、除草劑等費用500元左右。
“我們除了得到土地租金外,還能夠在基地務工。去年種植金銀花時,有40余人在基地務工,每人每天收入60元。現在,采花按每斤鮮花2元計算,一天也能收入80元。”村民王秀碧對能夠在基地務工,心中有說不出的感激之情。
如今,新華鄉在扶持力度上又有了新突破,幫助他注冊成立了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鄉里還表示要設立專項激勵基金,獎勵金銀花產業的發展。在鄉產業辦的協調下,基地新增12戶村民種植金銀花面積33畝。“還要進一步加強合作社的管理,通過自己育苗,動員更多的農戶種植金銀花,讓金銀花真正成為帶動村民增收的金花、銀花。”梁學洋對壯大金銀花產業規模,帶動村民增收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