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黎靜 實習生 柳硯秋)前天16時25分,D3897次和諧號動車組從重慶市黔江區黔江火車站正點駛出,當晚21時37分抵達長沙。這標志著黔江這個土家族、苗族集聚地正式進入了動車時代。
黔張常鐵路位于渝東南、鄂西南和湘西北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重慶至長沙、至廈門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在黔江站與重慶至懷化鐵路連接,在張家界與焦作至柳州鐵路、正在建設的張吉懷鐵路連接。其與在建的長沙至益陽至常德鐵路和即將開工建設的重慶至黔江鐵路,共同構成重慶至長沙快速客運通道。
黔張常鐵路全長336.3公里,為客貨共線國家一級雙線電氣化鐵路,線路設計時速200公里。黔張常鐵路的建成通車,填補了渝、鄂、湘三省市交界地區鐵路網空白,進一步完善了我國中西部地區鐵路網結構,極大便利沿線人民群眾出行,加快沿線旅游產業發展和礦產資源開發,對促進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車站人員介紹,1月10日是春運首日,全國鐵路已進行運行圖調整,目前黔江開行動車組一對,D3895/7次動車組列車往返黔江至長沙沿線14個車站,歷時5小時12分,全程票價最低為190元/張。其中,黔江至張家界僅需1小時49分鐘,最低票價為78元每張。除了動車組上線運行,春運期間,黔江火車站還增開了29趟臨時列車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