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清春 通訊員 柯勇 文/圖)“真的太感謝曾老師和您們了,現在家里有了冰箱,飯菜可以多放幾天,我再也不用擔心腐爛變質這個問題了。”3月22日,看到駐村扶貧工作隊剛剛送來安裝好的暖心禮物──冰箱,黔江區小南海鎮小南海村貧困戶周明忠激動萬分。

為貧困戶贈送的暖心禮物
據悉,周明忠一家4口人,夫妻兩人及其老父親體弱多病,常年服藥,兒子在外打工,家庭經濟困難,是該村45戶貧困戶之一。黔江職教中心教師曾學勤原來一直結對幫扶周明忠一家,在幫扶過程中,曾學勤經常到家里問寒問暖,并購買種子、肥料、勞動工具等,幫助他們一家發展生產,并與周明忠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周明忠把曾老師親切地稱為“曾妹妹”。
去年,因曾學勤生病,幫扶工作學校作了調整,但曾學勤一直牽掛著周明忠一家,經常通過電話了解情況。在今年疫情期間,得知周明忠家沒有冰箱,食物存儲不便,于是決定贈送他家一臺冰箱,改善其生活條件。考慮自己身體原因,曾學勤不能親自送冰箱上門。她及時找駐村扶貧工作隊尋求幫助,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協調下,當天就將冰箱運送到周明忠家,既了卻了曾學勤的一樁心愿,又圓了周明忠的冰箱夢。
據悉,黔江職教中心對口幫扶小南海村,積極開展精準扶貧,投入100萬余元,在改善小南海村基礎設施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增強造血功能,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學校利用職教資源優勢,開展種養植實用技術培訓,提升貧困戶技術技能水平。村民羅吉林參加特色養殖培訓后,把自己家里的田地整理出來辦起了牛蛙養殖業,每年產量達500公斤以上,年收入增加近1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小南海村在脫貧攻堅中,不等不靠,把大量的閑置土地流轉出來,學校因地制宜指導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種植油茶200畝、吊瓜子30畝、藥材100畝,帶領本村村民務工,既增加務工收入,又幫小南海村實現了產業發展壯大,讓村民腰包“鼓”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