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
4月里,全國各地愛國衛生運動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人養成愛衛生講文明的好習慣。愛國衛生運動成為人人愿為、人人可為、人人能為的自覺行動:陜西省西安市,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風尚;福建廈門,白筷夾菜黑筷吃飯,引領餐桌文明風尚;四川成都,衛生好習慣成居民日常生活“標配”;浙江嘉善,持續發力推動“文明用餐 公勺公筷”行動;湖北省在全省實施十大行動,全方位多層次推進愛國衛生運動……
預防和減少疾病,保護人民健康。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國衛生工作的偉大創舉,從一地一時的衛生防病工作,到“移風易俗,改造國家”的偉大運動。多年來,我國愛國衛生運動持續開展:從“除四害”“門前三包”,到“五講四美”“全民健身”,到“衛生城鎮創建”“廁所革命”等,愛國衛生運動卓有成效。愛國是核心,衛生是根本,運動是方式。愛國,體現的是每個人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衛生,體現的是每個人的健康素養和文明習慣;運動,體現的是黨和政府領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廣泛參與。
隨著社會經濟建設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講究衛生、減少疾病、保護健康等觀念深入人心,愛國衛生運動也越來越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我國衛生環境較歷史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暴露了一些短板,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考驗的不僅是一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能力和醫療水平是否過硬,還有國民衛生習慣與公共衛生水平能否“達標”。
愛國衛生運動不是簡單的清掃衛生,而需要從人居環境、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經歷疫情之后,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衛生習慣絕不僅僅是個人的私事,也不僅關乎一個人的文明素養,更關系著公共衛生的安全、國家文明的進步。只有政府、社會、個人形成合力,才能筑起預防疾病的“鋼鐵長城”,創造優美和諧的人居環境,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保障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需要醫療衛生的“小處方”,更需要社會治理的“大環境”。“防疫有我,愛衛同行”,織牢疫情防控網,養成衛生好習慣,讓愛國衛生運動流行起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排頭兵,都是行動者,都是受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