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近年來黔江區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2017年,黔江歷史性摘掉國家貧困區縣“帽子”!這之后,黔江向深度貧困發起宣戰,向最后的“堡壘”發起攻堅,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斷推動全區脫貧攻堅工作走深走實。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黔江區累計實現11580戶44683人脫貧、全區6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貧困人口減少至47戶161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3%降至0.05%.
初夏時節,記者在金溪鎮清水村1組看到,山間坡地上的桑園一片翠綠,養蠶大戶田建正在準備今年第一季的春蠶養殖。田建告訴記者,2017年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他實現了脫貧。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如今他在清水、山坳兩村擁有桑園225畝,圍繞“桑 雞”模式養殖土雞1700余只,年收入每年在20萬元以上,帶動50余村民(貧困戶)就近務工并實現增收。
田建的脫貧之路,只是黔江困難群眾在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用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用頑強的意志改變命運、用智慧的頭腦開創明天的鮮活事例之一。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深度貧困可以說是堅中之堅。黔江區金溪鎮是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境內85%以上屬坡耕地,當地因地制宜挖掘山地潛力,通過走現代特色效益農業之路,持續推動脫貧攻堅走深走實。
日前,在舟白街道縣壩社區2組觀音山至石棺窄路面改造工程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人正對彎道的路面進行拓寬,確保有足夠的寬度進行會車。目前該工程已經進入尾聲。據了解,此次改造的路段全長5公里,將增設23個會車點,改造工程從兩端向中間進行,改造完成后將惠及縣壩社區1組、2組1000余群眾。
交通的改善讓老百姓出行更加便利,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保障。截至今年4月底,黔江區貧困地區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全面改善,全區人居環境質量大大提高。硬化村道1612公里、新建村道275公里、改擴建村道294公里,硬化村組便道911.2公里,貧困村通暢率、村民小組通達率均達100%;新解決及鞏固提升了26.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飲水水量、水質、供水保證率、用水方便程度達到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基本實現人畜飲水安全。
為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黔江區實施穩定收入、住房安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飲水安全和日間照料“六大行動”,采取“十個一”模式打造“3 X”山地特色效益農業產業體系,農業產業覆蓋貧困戶90%以上,全區每戶貧困戶都有1~2項穩定增收項目。實施“訂單”式培訓,全區貧困人口每人至少擁有一門實用技術。建立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多層級資助體系,確保全區無學生因貧窮輟學失學。大力實施“12345”健康扶貧工程,所有貧困人口基本醫療得到保障。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程,3年累計搬遷建卡貧困戶2207戶9040人,實現應搬盡搬。2015年以來,通過實施精準脫貧,黔江區實施農村危房改造5968戶,其中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4693戶,惠及16280人,貧困人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實現應保盡保。
當前,黔江區在繼續動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過程中,重點聚焦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飲水安全保障、危舊房改造等方面,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走深走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