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褥瘡十余年久治不愈
50多歲的李大哥,已經被壓瘡(也叫褥瘡)困擾10余年。親屬到處求醫問藥,一直堅持換藥治療,卻沒有明顯好轉。9月初經人介紹,李大哥在家人帶領下,來到黔江東藍醫院骨科治療。經過兩周的治療,困擾李大哥和家人的壓瘡被成功修復。
久治不愈,慕名來黔江東藍醫院
“太感謝冉主任了,我和壓瘡打了十余年拉鋸戰,沒想到你們兩周給消滅了。”患者李大哥家住湖北咸豐,今年50多歲。十多年前,李大哥因意外導致高位截癱。由于長期臥床、坐輪椅,李大哥坐骨結節表面的皮膚及其下軟組織長期受壓,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形成嚴重壓瘡。李大哥的家人到處求醫問藥,一直堅持換藥治療,卻沒有明顯好轉。
“用藥效果不好,期間先后到咸豐、恩施等醫院做了手術,效果也不好。”李大哥十分痛苦。無意中,聽別人介紹黔江東藍醫院骨科對于壓瘡治療有獨特的治療手段。9月初,李大哥在家人帶領下,來到黔江東藍醫院骨科,找到冉祥主任。
據冉祥介紹,褥瘡臨床上稱為壓瘡,老百姓稱之為褥瘡,是身體局部長期受壓,使血液循環受到障礙,引起皮膚及皮下組織因缺血而發生水皰,潰瘍或壞疽。一般來說,長期臥床體質衰竭,翻身活動不方便及肢體感覺障礙的病人易發生。李大哥來的時候,已經發展到最嚴重的四度壓瘡,深度達到坐骨結節。
兩周拆線,傷口愈合理想
冉祥介紹,李大哥的褥瘡一直不好,是因為李大哥患病部位負責輸送血液的皮瓣組織已經壞死,導致局部營養貧乏,傷口很難愈合,只能通過移植新的皮瓣組織來恢復血液輸送,改善局部營養狀態。
在經過前期充分準備后,冉祥決定為李大哥行局部皮瓣轉移修復術,該術式專門治療重度壓瘡,手術效果佳,但手術要求高,風險大,一旦失敗將造成新的皮膚及軟組織(供區)的畸形和缺損。
經過麻醉配合,手術順利開始,冉祥首先從李大哥患病部位周邊的皮膚(供區)剝離出健康的皮瓣,然后將這些皮瓣移植填塞進李大哥患病部位的死腔,手術完成后,皮瓣全部順利存活,且感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兩周后拆線,傷口愈合很理想,李大哥的壓瘡處逐漸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環系統,恢復了營養供應。最終,李大哥的褥瘡終于治好了,終于結束了這場十余年的“拉鋸戰”。
冉祥說,截癱患者常常因為護理不當發生褥瘡,其并發癥危害甚大。防范褥瘡,要做到“五勤一加強”,即勤翻身、勤換洗、勤整理(床鋪)、勤檢查、勤按摩和加強營養。營養不良者皮膚對壓力損害的耐受力較差,容易發生褥瘡,故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并應攝足水分,以增加皮膚的抵抗力。若出現褥瘡應積極治療,預防創面擴大、感染,短期保守治療無明顯效果時應積極手術治療,各種皮瓣轉移手術治療褥瘡效果好、恢復快,可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據悉,黔江東藍醫院骨科在骨傷、骨病、肢體矯形、骨科腫瘤以及褥瘡治療等方面有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自2017年到現在,該院骨科主任冉祥以獨特的皮瓣手術,治愈了上百例褥瘡病例。
(記者 李艷 文/圖)
新聞鏈接
黔江東藍醫院骨科簡介:是醫院的重點學科和特色專科。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統的解剖、生理與病理,運用藥物、手術及物理方法保持和發展這一系統的正常形態與功能。能開展脊柱外科、創傷骨科、關節外科,對脛骨、股骨、肱骨等交鎖髓釘內固定,各種鋼板內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單髖、全髖置換,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損傷修復與重建,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結核和化膿性關節炎治療具有較強的技術。開展全臂大肌皮瓣轉位修復骶尾部巨大褥瘡,腰椎管腫瘤切除等多項手術。突出精準手術、微創手術,以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為診療方針。

醫院骨科主任簡介:冉祥,從事骨科工作二十余年,畢業于湖北民族醫學院,先后在湖北省恩施州中心醫院、第三軍大學大坪醫院(創傷科、關節科、脊柱外科)進修學習,擔任過黔江中醫院、昆明骨科醫院骨科主任多年,率先在渝東南片區開展全臂大肌皮瓣轉位修復骶尾部巨大褥瘡、腰椎管腫瘤切除等多項手術,對創傷、腫瘤及矯形有豐富的經驗,擅長脊柱、關節及四肢骨折的微創治療,對人工髖關節置換及頸腰椎管狹窄的手術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