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艷 文/圖)近日,在區衛健委統一協調下,市疾控中心先后到黔江區蓬東鄉、沙壩鎮、黎水鎮、小南海鎮等15個鄉鎮的衛生院,對引進的數字X射線影像診斷(即DR影像診斷)項目開展放射性職業病危害評價,現場指導放射診斷科室布局、X射線防護及常規管理,評估影像診斷設備質量,以此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助力黔江脫貧攻堅。

了解DR設備配置情況
據了解,此項工作是由市疾控中心派駐到黔江區蓬東鄉蓬勃社區第一書記李煒組織發起的。“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要利用專業優勢尋求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在駐村幫扶期間,李煒始終牢記派出單位領導的囑托。一次在與黔江區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座談中了解到,區衛健委欲給部分鄉鎮衛生院配備數字X射線影像診斷設備,新建、改建射線裝置機房,開展數字X射線影像診斷。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相關條款規定:“醫療機構建設項目可能產生放射性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應當進行放射性職業病危害預評價,項目竣工驗收時,其放射性職業病防護設施經衛生行政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而黔江區疾控中心目前還不具備數字X射線影像診斷項目放射性職業病危害評價能力。
“怎么辦?剛好自己所屬單位——市疾控中心具備相應的能力和條件,自己又從事放射防護工作20余年。”經過一番考慮之后,李煒便向單位領導匯報相關情況,希望給予支持。最終,單位領導與區衛健委領導達成一致意見,即在區衛健委統一協調下,由市疾控中心對15個鄉鎮衛生院開展數字X射線影像診斷放射性職業病危害評價,同時把此項工作作為市疾控中心對黔江區健康扶貧的重要舉措。
工作內容共包含三個部分:一是在鄉鎮衛生院進行新建、改建射線裝置機房前,市疾控中心組織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包括機房布局、機房屏蔽要求、工作場所防護、防護用品及防護設施配置等。二是在數字X射線影像診斷設備安裝調試后開展放射防護驗收檢測,即對數字X射線影像診斷設備進行質量控制驗收檢測,對X射線工作場所及周圍環境進行防護監測。三是開展數字X射線影像診斷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護評價,包括放射防護措施評價、輻射危害綜合評價、應急準備與響應、放射防護管理等。

現場指導機房布局和屏蔽
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先后于今年4月下旬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前往15個鄉鎮衛生院進行現場指導;9月下旬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放射防護驗收檢測,現場調查、收集放射防護評價資料,宣傳貫徹法規標準及射線防護知識。
僅這兩項工作內容前后共耗時14天,派出專業技術人員6人次。工作期間市疾控中心專業技術人員不辭辛勞、態度科學嚴謹,特別是驗收檢測時更是不知疲倦,拎著沉重的檢測設備在鄉鎮崎嶇的山路間輾轉奔波。現場工作,同時也得到區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
接下來,市疾控中心專業技術人員根據現場檢測和調查情況,對鄉鎮衛生院數字X射線影像診斷項目進行分析評估,并出具放射防護檢測報告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護評價報告。
據介紹,電離輻射廣泛用于醫學、工業等領域。在接觸電離輻射的工作中,如防護措施不當,違反操作規程,人體受照射的劑量超過一定限度,則能發生有害作用,例如皮膚損傷、造血障礙,白細胞減少、生育力受損等。另外,過量的輻射還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兒的死亡和畸形。放射性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是職業病防治的重要內容,主要是針對醫學、工業等領域輻射應用項目進行放射性危害評估,保證正常運行條件下工作場所的輻射水平和人員的受照劑量不超過規定的限度,保障放射工作人員、患者和公眾的健康與安全。
通過對15個鄉鎮衛生院數字X射線影像診斷項目開展監測和放射性職業病危害評價,評估鄉鎮衛生院放射科室放射X射線影像診斷設備、輻射屏蔽、輻射安全防護措施、輻射監測、輻射事故衛生應急及放射防護管理等方面的情況,為鄉鎮衛生院改進放射防護設施、完善放射防護措施和放射衛生管理提供指導性意見,為上級主管部門的審批審核提供技術支撐。更重要的是規范鄉鎮衛生院放射診療活動,提升放射診療服務質量,有效保護放射工作人員、患者和公眾的健康權益,助推黔江健康扶貧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