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深秋時節,黔江區小南海鎮小南海村的田野間,紅紅的吊瓜似一盞盞小燈籠掛滿棚架的鐵絲網上。棚架下,是村民采摘吊瓜時的歡聲笑語。

扶貧產業吊瓜
黔江區小南海鎮小南海村是市級貧困村。在脫貧攻堅中,對口幫扶小南海村的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把吊瓜作為扶貧產業來發展,種植吊瓜也讓這個村從旅游業向種植業有了成功的轉型,全村的特色經濟在自然保護區里“紅”起來。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是黔江區人民政府主辦的一所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全國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渝東南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公共實訓基地,武陵山職教集團牽頭單位,武陵山民族文化傳承基地,重慶市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項目建設學校。該校開設有計算機網絡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技術、學前教育、航空服務等17個專業,有各類實習實訓室(車間)170余間,配置了5000多萬元的設施設備。學校辦學理念創新,設施設備齊全,管理依法規范,育人質量高,就業渠道暢通,核心競爭力強。學校在籍學生8600余人,教職工500余人。學校是黔江區名學校、全國職業教育管理創新學校、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重慶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慶市綠色學校、中德(重慶)汽車職業資格培訓與認證中心聯盟單位。
脫貧攻堅是我們黨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保障。在脫貧攻堅的戰斗上,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增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責任感使命感,勇擔扶貧重任。2015年起,對口幫扶小南海鎮小南海村,2017年11月又增加了小南海鎮雙巖村的扶貧幫扶工作,學校先后選派了6名責任心強、能吃苦的管理人員及黨員教師分別任兩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隊員。自幫扶以來,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幫扶、對口幫扶、消費扶貧、教育扶貧五方面精準發力,為一域脫貧攻堅工作做出重大貢獻。

物資幫扶
基礎設施建起來
“要想富,先修路。”說的是落后的交通阻礙了當地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的進度,落后的交通成了當地經濟發展的瓶頸;一旦交通得到了改善,當地的資源優勢就能迅速的轉化成經濟優勢,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這句話也是說明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作為市級貧困村,基礎設施落后的短板是是扶貧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自扶貧以來,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大力資助基礎設施建設,為當地長久的發展做好基礎文章。學校先后投入資金53萬元,用于小南海村路橋、滾水壩、人飲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群眾出行條件,實現了自來水戶戶通;完善了村委辦公及活動室建設,配置了電腦、桌椅、音響、籃球、羽毛球等設備設施,規范建設村委活動室,推進了文化建設。

學校開展鄉村振興培訓
特色產業“紅”起來
自小南海風景區列入市級自然保護區后,景區的農家樂、游船停業,很多村民也隨著失業。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謀定而后動,把吊瓜作為扶貧產業來發展。通過協助全村啟動“三變”改革,在盤活村民家的撂荒地的同時,采取村民土地入股和村集體經濟作示范,帶動更多的村民走向第二次創業和就業。目前,已經發展吊瓜130畝。
近年來,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還注重推進產業多元化發展。引導村委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業,在抓傳統產業地牯牛、油菜種植基礎上,多方聯系有實力的生態農業企業,推行公司+農戶產業模式,發展白芷種植100畝、油茶種植200余畝,學校已先后投入產業發展資金30萬元專項用于扶持產業發展。幫扶人員積極鼓勵動員貧困戶發展土蜂養殖增加收入,目前村發展養蜂已達450桶。在學校的鼓勵建議下,村委會成功組建白礬溪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完成土地流轉近500畝,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同時,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免費開展吊瓜子、種植業等實用技術培訓、配送肥料,拓寬了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渠道。
對口幫扶忙起來
近年來,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建立了貧困戶結對幫扶制度,派駐村“第一書記”幫扶3戶,其他每名校領導幫扶2戶,每2名中層管理人員幫扶1戶,負責落實學校對幫扶村和結對幫扶戶的幫扶項目,協調落實區、鎮相關幫扶項目。
全體幫扶干部堅持定期入戶走訪,詳細了解跟蹤每戶家庭的具體情況,做到因戶施策,一戶一策,精準落實幫扶政策,鼓勵貧困戶大力發展產業,幫助貧困戶協調解決落實醫療、扶貧搬遷、兜底等保障措施的落實到位,給予貧困戶物質和精神上的慰問幫扶,每戶貧困戶累計3000元以上。同時,每月組織幫扶人員和志愿者深入幫扶的小南海村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在教育引導村民增強文明衛生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進一步創造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方面作用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消費扶貧”俏起來
為了實現“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精準發力,開展了“消費扶貧”,即采取“募捐資金”“以購代扶”“線上線下聚力”等手段,把扶貧做得更為精準。
積極組織全體教職工開展“攜手扶貧濟困,助力脫貧攻堅”募捐活動,共募捐資金14498.18元。同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重要指示,加大消費扶貧工作力度,學校開展消費扶貧金額達19.16萬元,動員全體教職工開展重慶消費扶貧館線上消費275人,金額59513.9元,線下消費104人,金額33560元,兩項合計消費金額達93073.9元,最大限度讓貧困戶需求得到落實,助推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教育扶貧動起來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近年來,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立足于優渥的教育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教育精準脫貧“斬窮根”路徑,堅決落實發展教育脫貧工作任務,將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重要途徑,大力宣傳教育資助政策,積極幫助學生家長銜接相關部門落實教育資助政策,交出一份教育扶貧斬窮根的滿意答卷。
學校對當年考入大學的學生每人資助2000~5000元;對就讀黔江職教中心學生減免學費及書本費、住宿費等代管費,每年按時兌現國家教育資助生活補助3000元,并對就讀黔江職教中心家庭困難的新生每月資助100~200元生活費,同時給貧困家庭子女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為貧困家庭子女順利完成學業提供了保障。
脫貧攻堅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必將在新時代使命號召下,以無私奉獻的精神,用汗水熱血寫就擔當,在新時代譜寫出更加壯麗的脫貧攻堅、同步小康新篇章,為鄉村謀振興、為地域謀發展、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貢獻出更多的力量。
(通訊員 陳思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