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江東藍醫院骨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鉸鏈膝關節翻修手術,術中使用鉭金屬墊塊聯合多孔金屬鉭杯翻修,技術含量可謂爆表。快來看看醫生們是怎么做到的!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對于老年人股骨頸骨折、股骨頭缺血壞死和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自問世以來,無數患者獲得新生。
鉸鏈膝關節翻修術是指初次置換的人工膝關節假體因為感染、無菌性松動等原因失敗后而進行的更換手術。鉸鏈膝關節翻修術因為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成為了目前衡量一個醫院關節外科技術水平的公認指標。

術前

術后
意外摔傷,致使假關節損壞
家住彭水的趙阿姨今年51歲。2016年,她因左膝蓋患有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做了人工左膝關節置換術。術后,這個人工關節還挺爭氣,出行不用輪椅,還可以參加適度的鍛煉,日常生活更是不在話下。
可不幸的是,2018年的時候,趙阿姨外出干活摔了一跤,造成假關節周圍輕微骨折。當時由于經濟比較困難,再加上疼痛不怎么明顯,也能正常的活動,所以趙阿姨就沒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
近段時間,趙阿姨感到手術側膝關節越來越疼痛,活動嚴重受限,最后只能臥床休息了。趙阿姨的家人趕緊將她送到曾經為她做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醫院-黔江東藍醫院市中心醫院骨科就診。
入院后,該院骨科主任冉祥通過仔細查體并結合X線檢查,診斷考慮趙阿姨因假關節周圍骨折未能及時救治導致關節假體松動,且由于時間長導致骨質破壞嚴重,加上假體松動磨損,骨質缺損大,需要手術翻修。
冉祥介紹,患者股骨端及脛骨端缺損明顯,原假體已經明顯松動移位,伴隨的是嚴重的骨量丟失,就好像一棟房子地基周圍的土質流失了,地基也就不穩了。
重建膝關節,助力患者健康行走
如何重建一個穩定可靠的膝關節,決定了手術的成敗,也決定了趙阿姨以后是否能再度健康行走,安度晚年。但是,要想在一個骨量明顯缺失的股骨髁及脛骨端進行重建,談何容易?
好在冉祥從事骨科工作20余年,有著豐富的手術經驗。在經過充分術前計劃,定制關節假體,該院骨科團隊在冉祥的帶領下為其實施了翻修術。
由于膝蓋長期受損,內部組織結構已經面目全非,冉祥根據患者的骨骼完整程度,對股骨和脛骨進行了數次的精確截骨,并利用大量的金屬墊片進行骨的重建,同時重新為其安裝新的髖關節,其手術一氣呵成,不到兩個小時,患者順利完成了手術并被送回病房,目前已經下地行走,對其手術效果很是滿意。
假體周圍松動的治療是困擾和考驗骨科醫師的一大難題,翻修手術面臨骨缺損、關節不穩、假體不匹配等問題更多、更復雜。本例翻修手術的成功,標志著該院骨科關節疾病的診療水平再上新臺階。黔江東藍醫院骨科團隊不僅在骨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上為廣大患者服務,并將在骨科疑難疾病的診療上努力開拓,為患者解除病痛。
有人工關節的朋友請注意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高齡老人越來越多,膝關節周圍骨折和病變的患者也越來越多,膝關節置換術為這些患者帶來了福音,大大改善了他們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讓老年人活得更有尊嚴。而膝關節翻修術又為那些體內人造關節壽命快要到期的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那么做了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朋友,平時該怎么注意保護好自己的人造關節呢?冉祥提醒大家記住“三要”,一要減肥,減輕體重不僅有益健康,同樣有益關節;二要預防骨質疏松,避免骨折;三要量力而行,避免過度勞作和劇烈運動。如果出現手術側膝關節持續疼痛,異響和活動障礙,建議立即到關節外科就診。 (記者 李艷 文/圖)
近日,黔江東藍醫院骨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鉸鏈膝關節翻修手術,術中使用鉭金屬墊塊聯合多孔金屬鉭杯翻修,技術含量可謂爆表。快來看看醫生們是怎么做到的!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對于老年人股骨頸骨折、股骨頭缺血壞死和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自問世以來,無數患者獲得新生。
鉸鏈膝關節翻修術是指初次置換的人工膝關節假體因為感染、無菌性松動等原因失敗后而進行的更換手術。鉸鏈膝關節翻修術因為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成為了目前衡量一個醫院關節外科技術水平的公認指標。
意外摔傷,致使假關節損壞
家住彭水的趙阿姨今年51歲。2016年,她因左膝蓋患有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做了人工左膝關節置換術。術后,這個人工關節還挺爭氣,出行不用輪椅,還可以參加適度的鍛煉,日常生活更是不在話下。
可不幸的是,2018年的時候,趙阿姨外出干活摔了一跤,造成假關節周圍輕微骨折。當時由于經濟比較困難,再加上疼痛不怎么明顯,也能正常的活動,所以趙阿姨就沒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
近段時間,趙阿姨感到手術側膝關節越來越疼痛,活動嚴重受限,最后只能臥床休息了。趙阿姨的家人趕緊將她送到曾經為她做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醫院-黔江東藍醫院市中心醫院骨科就診。
入院后,該院骨科主任冉祥通過仔細查體并結合X線檢查,診斷考慮趙阿姨因假關節周圍骨折未能及時救治導致關節假體松動,且由于時間長導致骨質破壞嚴重,加上假體松動磨損,骨質缺損大,需要手術翻修。
冉祥介紹,患者股骨端及脛骨端缺損明顯,原假體已經明顯松動移位,伴隨的是嚴重的骨量丟失,就好像一棟房子地基周圍的土質流失了,地基也就不穩了。
重建膝關節,助力患者健康行走
如何重建一個穩定可靠的膝關節,決定了手術的成敗,也決定了趙阿姨以后是否能再度健康行走,安度晚年。但是,要想在一個骨量明顯缺失的股骨髁及脛骨端進行重建,談何容易?
好在冉祥從事骨科工作20余年,有著豐富的手術經驗。在經過充分術前計劃,定制關節假體,該院骨科團隊在冉祥的帶領下為其實施了翻修術。
由于膝蓋長期受損,內部組織結構已經面目全非,冉祥根據患者的骨骼完整程度,對股骨和脛骨進行了數次的精確截骨,并利用大量的金屬墊片進行骨的重建,同時重新為其安裝新的髖關節,其手術一氣呵成,不到兩個小時,患者順利完成了手術并被送回病房,目前已經下地行走,對其手術效果很是滿意。
假體周圍松動的治療是困擾和考驗骨科醫師的一大難題,翻修手術面臨骨缺損、關節不穩、假體不匹配等問題更多、更復雜。本例翻修手術的成功,標志著該院骨科關節疾病的診療水平再上新臺階。黔江東藍醫院骨科團隊不僅在骨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上為廣大患者服務,并將在骨科疑難疾病的診療上努力開拓,為患者解除病痛。
有人工關節的朋友請注意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高齡老人越來越多,膝關節周圍骨折和病變的患者也越來越多,膝關節置換術為這些患者帶來了福音,大大改善了他們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讓老年人活得更有尊嚴。而膝關節翻修術又為那些體內人造關節壽命快要到期的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那么做了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朋友,平時該怎么注意保護好自己的人造關節呢?冉祥提醒大家記住“三要”,一要減肥,減輕體重不僅有益健康,同樣有益關節;二要預防骨質疏松,避免骨折;三要量力而行,避免過度勞作和劇烈運動。如果出現手術側膝關節持續疼痛,異響和活動障礙,建議立即到關節外科就診。 (記者 李艷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