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朝政 文/圖)近年來,黔江區大力推行“戶集、村收、鄉鎮轉運、區域處理”模式,完善垃圾收運配置,提升了農村垃圾收運處理能力,各大鄉鎮社區的成堆垃圾被運走,衛生死角減少了,村莊變得干凈整潔、庭院鳥語花香,鄉風文明和諧。

城南街道志愿者在打掃衛生
據介紹,黔江區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補齊基礎設施硬件短板,完善資金投入籌措機制,提升鄉村自我管理水平,真正讓農民群眾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參與者、建設者和直接受益者。在實際操作中,創新工作方法,不少鄉鎮的村民只要參加村莊清潔、垃圾清運等工作,就能獲得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再結合村規民約、農村生活垃圾村民自治制度,進一步增強村民自覺愛護環境的意識,真正讓廣大群眾自發地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來。
記者從黔江區政府獲悉,下一步將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發揮2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建設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擴展延伸,引導農民采取簡便易行的生活垃圾分類方式,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合理配置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科學配備保潔隊伍,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到2022年,累計建成34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到2025年,農村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保持100%。
此外,黔江還持續推進農村生活糞污治理,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精細化管理,完善農村衛生改廁管理臺賬,合理選擇改廁模式,做好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銜接。按照《黔江區農村生活治理專項規劃》(2021-2025年)要求,黔江有序推動新建和改造衛生廁所任務,推動寨子社區、香山田園等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爭到2022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3%;到2025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