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艷 文/圖)“去年,多虧黔江銀座村鎮銀行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有了黔江銀座村鎮銀行做我堅強的后盾,我一定要繼續加大力度創作和制作好土陶品,爭取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近日,黔江銀座村鎮銀行工作人員回訪時,黔江沛良土陶制品銷售中心負責人劉海龍開心地說。
據了解,黔江石雞坨純手工土陶制作技藝源于宋代,現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以祖輩沿用至今的當地巖土為原料,用腳蹬輪盤、龍窯柴燒的古法制作陶藝品,施以傳統的印花工藝和古樸的手工旋紋,劉氏土陶工藝保持了古樸原始的手工工藝。2016年,石雞坨土陶制作技藝被列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石雞坨土陶制作工藝復雜、程序較多、既難學又辛苦,年輕人大多不愿學,加之土陶制品市場萎縮,使這一傳統工藝瀕臨失傳。
黔江沛良土陶制品銷售中心近年來通過培訓制作土陶,采取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近千人發展;積極將“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讓深藏在大山深處的“非遺”工藝品飛出大山走向世界,助力群眾增收致富和創業創新。
去年由于受疫情影響,黔江沛良土陶制品銷售中心經營比較困難,急需資金支持。為幫助該銷售中心解決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讓這一非遺項目能夠更好地發展,從而更好地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黔江銀座村鎮銀行主動與該銷售中心商討融資計劃,并根據其運營特點推薦“央行銀座扶貧貸”產品,該產品不僅利率低,而且可以隨借隨還。最終,在黔江銀座村鎮銀行相關工作人員積極努力下,不到3天的時間為該銷售中心發放了10萬元的扶貧貸款。
據介紹,“央行銀座扶貧貸”主要針對建卡貧困戶以及能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的個體經營戶、農業、農村經營公司,其貸款可以無需抵押,手續簡便,利率低,能緩解農業經營主體融資問題,通過打造“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助農脫貧增收奔小康。
“該類貸款成功發放,旨在實現穩定就業、穩定勞務、穩定增收的長期脫貧目標。”黔江銀座村鎮銀行有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將更加廣泛發揮“央行銀座扶貧貸”在助力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作用,為黔江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新農村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