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美
古人云:“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可見讀書對于一個人的精氣神至關重要。
人沒有食糧無法生存,書籍同樣是食糧,是同等重要的精神食糧。黃庭堅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正如我們一日不吃飯就會難受,兩日不進食就難熬,三日斷糧則生命有危。
人都渴望自己活得高貴,出生底層的人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高貴,有些人拼命賺錢,然后用物欲來顯示自己的高貴,卻越顯低俗;而有的人雖然穿著普通,卻謙遜有禮、淡定從容,舉手投足間散發著人格魅力和親和力,走到哪里都播撒著愛心和溫暖,活成了別人的一束光。其中的差別就在于他們胸中是否有墨水,內里是否有素養。
《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雖然從小缺吃少穿,但他愛學習、愛看書,后來被迫輟學,在艱苦的環境中靠勞力謀生,即便再勞累再辛苦,他也從未放下書本,只要有書,他就可以卸下一整天的疲憊,可以忘卻所處環境的臟和累。精神的力量是強大的,而書籍就是精神力量的源泉,它是源頭活水,生命的力量因此熠熠生輝。孫少平畢生的努力也只是由窮苦農民變成勞苦礦工,但他卻與一般的礦工不同,他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兩個女大學生,田曉霞和金秀。孫少平的魅力來自于內心的富足、生命的堅韌。這些品質是花再多的錢也買不來的,這些人性的光輝才是最昂貴的奢侈品。孫少平靠讀書滋養了生命之樹,即便根下的泥土貧瘠,有精神的力量在,根系就會越扎越深,從而枝繁葉茂。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如果世界上有什么真正的捷徑,那一定是讀書。
張桂梅創辦免費女子高中的初衷就是,改變貧困山村女孩子的命運。她深知只有讀書,才是女孩子們改變命運的唯一辦法。只有女孩子的命運改變了,才能斬斷貧窮的代際傳遞。也正因為張桂梅是個讀書人,她才切身領會到讀書的重要性。她明白讓女孩子們失學的根本原因不是沒錢,而是沒眼界。讀書,是治療愚昧的良方,是撥開云霧見光明的利器。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幫助人類進步,更幫助個人進步。有這么多幫助我們登高的梯子在眼前,有什么理由對它視而不見呢?
讀書吧,從書籍中獲得力量、得到滋養,讓我們在書海中領悟平凡人生的精彩,在書籍中變得淡然、頑強、友善、高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