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區,是一座城市衛生工作的最高榮譽,是城市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志,是全國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但 “鞏衛”既是對城市形象的長久考驗,也是對干部工作能力的檢驗,更是對廣大群眾自覺遵守文明行為的規范。

志愿者清理綠化區的垃圾
黔江城區“創衛”工作,主要以城區的三個街道為主創。自2017年黔江區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區”以來,為守護好這塊城市最高榮譽牌,“鞏衛”工作已成為常抓不懈,納入廣大干部群眾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議題。
“一個城市的衛生環境變好了,居民生活自然很開心,出門散步鞋不上灰,就是乘車、開車,只要打開車窗,就可以享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清風。”在城區經營出租車多年的楊健說,自黔江“創衛”工作開始,他就感受到生態城市的氣息,已開始彌漫黔江城區。
楊健是黔江區城西街道水井灣社區居民,也是社區的一名志愿者。黔江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和“全國文明城區”期間,他在經營出租車時,經常向乘客宣傳“創衛”和“創文”工作。

整治騎門攤
城西街道是黔江駐地單位最多的一個街道,也是黔江西大門的入口。轄區衛生環境好不好,眾人一目了然。“創衛”期間,全街道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從騎門攤的治理、居民亂搭亂建、垃圾亂堆亂放、廣告牌的隨意懸掛、牛皮癬的亂張亂貼等,從一個臟亂差的環境,終于“治理”出一條條潔凈的街巷、一個個清爽的小區、一座座干凈的院落……
在接下來的“鞏衛”工作中,街道落實專人負責“鞏衛”工作的后續,發動社區黨員、人大代表、退休干部、網格員和志愿者,形成全天候守候,做到“創衛”工作不反彈。

志愿者走進小區排查整治
目前,黔江區正處于“鞏衛”復審工作的沖刺攻堅階段,由城西街道組織轄區黨員干部、人大代表、社區志愿者等組成的200余人排查隊,走上街頭向轄區企業、商戶和群眾,宣傳“鞏衛”復審工作的重要事項,勸導轄區群眾自覺做好“門前三包”工作,提高了群眾對“鞏衛”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營造了濃厚的“人人知曉、人人支持、人人參與”鞏衛氛圍。
在排查中,排查隊對發現的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涂亂畫、亂停亂放、衛生死角等5個方面18處問題及時轉交辦事處,并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建議,由街道辦事處安排人員進行現場整治整改。
連日來,經街道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共清除更新破損過時廣告20余處,清理牛皮癬123處,規范占道經營騎門攤34處,對轄區公共區域的果皮紙屑、煙頭、綠化帶堆積物等各類垃圾也進行了集中清掃,營造了全民參與“鞏衛”的良好氛圍。
(記者 李詩素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