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姜念月)“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兌現還是有門檻。近日,部分服務業企業通過重慶市“互聯網+督查”平臺反映,雖然國家和我市密集出臺了一批政策措施,幫助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但個別政策落地過程中存在“卡點”,影響企業獲得感。
據了解,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等7部門制定政策實施細則時,將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的享受條件認定為“2021年度失業保險參保人數未減少或減少率不超過2021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文旅等行業受疫情沖擊較大,很多企業雖已做到不裁員或少裁員,但無法避免員工因收入減少、職業前景不佳而主動離職。
反映情況的部分企業認為,穩崗返還政策實施細則應將“裁員”認定為“減員”,雖體現了鼓勵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的政策導向,但對于已經出現困難的服務業企業而言,客觀上提高了政策兌現門檻,大批減員未裁員的企業因人員流失而無法享受穩崗補貼。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到反映后,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經研究,決定采取3條措施優化穩崗返還政策,全力擴大政策受益范圍。
將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擴大到所有的企業,實施普惠制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
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大型企業,按其2021 年度實際繳納的失業保險費,將穩崗返還標準由30%提至 50%。
最后,調整優化企業減員統計口徑,將參保單位內部拆分、集團內部市內轉出等未實際減少參保人數的情況,以及員工死亡、退休、自愿離職等自然減員情況不納入減員統計口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