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那時候從我的家鄉到成都,至少有兩天的車程。雖然成都有太多值得去看的地方,但我心中的首選地就是“三星堆博物館”。至今也在心底感謝那位專門找車陪我去的朋友。
時隔多年以后我又去了一趟。它帶給我的震撼沒有減弱,只有增加。那種美,與余音繚繞、仙樂飄飄的編鐘、與天下獨一無二的地下軍團兵馬俑等絕世之美的出土文物不一樣之處在于,它從亮相之日起就深藏在迷霧中,當人們艱難地拔開一層霧紗,以為接近了它的真面目,卻又被另一層迷霧掩映。它的美,是神秘的,是不可思議的,是你能觸摸卻又抓不住的那種“美”!
對考古知識完全是門外漢的我,直觀地以為三星堆是古人最具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典型代表。它給世人帶來的驚艷和無數難解的謎團超出了想象。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三星堆代表性出土文物青銅立人像時,那奇特的模樣瞬間讓我的腦海里浮出了“外星人”這個詞,而且內心堅定認為:那些電影里關于外星人虛構形象的原型一定來源于它。
三星堆是一處古蜀國的文化遺址,面積達12平方千米,它是中國20世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發現它的時間是1986年。 地址四川廣漢。距今約3100~4800年,比古希臘文明要早得多。
它是帶著謎團出現的:在銅礦產量不多的四川要制作數量這么多的青銅器,原材料從哪里來?
這些與中原地區造型迥異的青銅器究竟要表達什么?
如此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以及其中所包含的青銅文化,它的設計和制造人是誰?出土的大量的象牙都是從哪里來的?與中原地區及其類似的玉琮,是否能夠證明那個時期兩個地方的文化已經開始有了豐富的物質和文化的交流?
……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眾多,其中以青銅器為主,僅神樹就達8棵之多。最高的估計有5米左右,近兩層樓那么高了。
如此宏大又如此精細的制造技術,讓現代人著迷。科學家研究出在這些青銅器的成分中居然有磷元素,這與中原地區的青銅內部元素不同,完全顛覆了世人的認知。因為大家都知道磷元素是1669年德國商人布郎特在尿液中提煉出來的。如此可以推算早在遠古時期的三星堆制造的先民們,不僅已經學會利用磷元素,還能在使用中精準地計算銅和磷的比例,如此高超的冶煉技術,即使身處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也不得不佩服幾千年前古蜀人高超的鑄造技藝。
個人以為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讓人望一眼就此生難忘的一定是“青銅立人像”。就像現在流行的一句歌詞“只因在人群里多看了你一眼”,可謂“一見鐘情”的第一印象從此深深地印刻在腦海,它那奇特的形象讓人浮想聯翩——特別是那雙大大的、突兀的眼睛。
我在閱讀意公子的《大話中國藝術史》文章中算是找到了關于那雙神奇眼睛的注釋——“在遙遠的上古時代,蠶叢氏開創了古蜀國,他有一雙突出的大眼睛,這樣就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他帶領蜀人種桑養蠶,讓他們告別了野蠻的狩獵時代。后來古蜀人為了紀念他,也希望自己擁有一雙千里眼,所以在巫術儀式中大量使用了青銅縱目面具。”
“三星堆的存在證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化的。”
“中華文明并不是發源于一地然后傳向四方的,而是從一開始就有點點繁星,在中華大地各處誕生發展綻放光輝。”
尤其喜歡意公子那句大氣的話:“三星堆 有四方,才有中國”!
任何的文明都不是發源于一地,然后再四散傳播,一定是在這一文明出現之前,其內在的元素早已星星點點,散發生長在各地,經由聚集散發,到再聚集再散發,最終在某一點上生發并大放異彩。于是,這一時期的文明代表性事物就這樣誕生了。
我想,三星堆的產生應該也經歷了這樣一個從孕育到產生的發展歷程,最后的驚艷亮相不過是智慧藝術的厚積薄發。
最近,又傳來關于三星堆有新發現的信息,讓人振奮的同時,心里生出更多的期待,相信我們的科技工作者一定會逐一揭開遮住歷史的層層面紗,讓我們得以穿越時空看見它美麗的真面目,了解它神奇無比的、謎一樣的前世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