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酸采樣現場。
近來,黔江區東藍醫院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第一時間做實做細核酸采樣、檢測等各項工作。醫務工作者們再一次勇敢堅毅地選擇逆風而行,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用行動詮釋“硬核”擔當。
他們是聞令而動的“逆行者”,臉上的印痕,雙手的裂口,是最閃亮的戰斗勛章。“我是共產黨員,讓我先上。”“作為一名時刻走在生命前端的醫務工作者,我必須沖鋒在前。”本輪疫情發生后,來自黔江區東藍醫院的醫務人員火速集結在核酸檢測的各個站點上,晝夜不停地為居民做核酸。“我們往往是凌晨接到核酸采樣的任務,然后早上天還沒亮就起來為核酸采樣做準備。”東藍醫院院感辦陳源說。在黔江城區內的幾個街道都能看到東藍醫院醫務工作者的身影。核酸采樣還沒開始前就包裹在防護服中,一天下來,內里都是汗水打濕的印記。據悉,從10月份開始,東藍醫院已經參與核酸檢測工作10余次,參與人數達340余人次,其中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多次參與到核酸采樣中。
近日,東藍醫院醫務工作者李艷萍和傅友芬在夜里接到抽調任務后迅速趕往指定地點。重點人群檢測采樣工作危險高、強度大,是疫情防控的隱秘戰場。她們仍拿出醫護人員最專業的素養,把好把嚴核酸檢測關。掃碼、核對信息等,這一系列看似簡單但有條不紊的操作程序背后,是與病毒的“近身搏斗”。每天的工作單調,但卻極為重要,有時還要照顧隔離人員的日常生活,為他們安排生活物資。此前,李艷萍和傅友芬便與滕金玲長期派駐在隔離酒店內,落實好隔離人員日常防護安排。
東藍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不僅沖鋒在最前,也多次支援核酸實驗室,幫助信息的快速錄入和標本分揀,讓結果能盡快出現在每個被檢測人員的手機里。白天核酸采樣的標本送到實驗室后,往往要凌晨才會出來結果,加班熬夜成了他們的常態。
疫情期間,東藍醫院的醫務人員傾力出動,在核酸檢測現場,他們戰嚴寒頂烈日,不分晝夜,雖然很累,但心是熱的;在隔離酒店,他們不懼風險,收治病人,采核酸,發物資;在實驗室內,他們直面病毒,爭分奪秒錄信息、做分揀,只為讓群眾放心。
(見習記者 張露月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