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鏈成群 “聚”變前景可期
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黔江高新區)是渝東南首家市級高新區、首家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是黔江建設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武陵山經濟中心和渝東南開放門戶的重要平臺,是建成渝東南工業核心集聚區和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是深入實施“工業強城”建設的主戰場。
近年來,園區堅持以集群發展為牽引,全力實施好“工業強城”,按照“一核三區五園”的產業發展布局,依托區域特色優勢資源,優先培育龍頭企業,圍繞園區四大主導產業,以玻纖、鋁材料、食品三個產業鏈建設為主攻點,系統推動延鏈、補鏈、強鏈和集鏈成群,實現產業集群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推動產業發展精彩“聚”變。

園區一角
多家企業入駐 園區欣欣向榮
站在正陽新城的中心放眼望去,道路四通八達,車輛穿梭,路旁綠植郁郁蔥蔥;園區里,一幢幢標準廠房整齊排列、氣勢恢宏;挖掘機來回穿梭在工地上,一片火熱朝天的建設場景。
重慶京宏源鋁業有限公司是園區鋁材料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走進車間,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各生產環節正開足馬力,加工一批即將發往成都的天花板。
該公司生產部長汪鵬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實行的是三班工作制,人休設備不休,每個班八個小時,現在的車間生產一線,包括含冷軋車間、生產部、質檢部、設備部,有一百多人。原材料每天都在投入,交期方面我們根據客戶的要求盡量做到。”
據悉,京宏源主要從事鋁板的研發及生產,主要生產或加工純鋁板、幕墻鋁板、鋁卷、鏡面鋁板等。公司采用訂單生產模式,在收到訂單后,按照客戶需求,一對一進行生產。

黔江高新區一角
公司自投入生產運營后,從2018年開始,多次對設備、工藝進行升級改造,通過落實熔煉爐節能改造、新增冷軋機\板型輥、原材料鋁錠期貨套保等降本增利舉措,鋁加工環節實現原鋁液斷供后的成本可控,利潤空間逐漸擴大且仍有潛力可挖。待設備全部產能釋放后,年銷售收入將達18億元。
“正陽工業園區堅持集群集聚發展產業,按照‘一核三區五園’實施產業分類布局,重點發展卷煙及配套、新材料、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三大百億級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著力構筑現代化產業鏈。玻纖、鋁材料、食品等重點產業鏈延伸壯大,玻纖產業鏈形成‘1家鏈主+11家配套’產業格局;鋁材料產業鏈2023年工業產值將達30億元;食品產業鏈呈現‘2家龍頭企業+24家小微企業’的格局。2022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71.8億元,2023年有望實現100億元。累計入駐工業企業150余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41家、高新技術企業28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2家,實現就業1.1萬人。”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鄧波介紹說。

轉運鋁材料
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持續壯大產業鏈
為深入貫徹落實“工業強城”建設,近年來,正陽工業園區聚焦玻纖、鋁加工、食品三個產業鏈,培育“鏈主”企業,扎實開展建鏈補鏈延鏈固鏈行動,促進產業鏈向深度和廣度延伸,催生“鏈”式效應,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推動區域經濟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
記者在重慶正好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火鍋底料生產車間內看到,8臺大型炒鍋正有序地熬制著火鍋底料。據介紹,車間內的大型炒鍋一鍋要炒400~500公斤,每天炒料10鍋左右,每天的用料就達4噸。

火鍋底料生產車間
重慶正升食品公司內,主要生產毛肚、水發魷魚和脆鴨腸等產品。公司負責人童隆煉介紹,該企業每天有80多個工人生產,日產量4~5噸水發毛肚,另外還有半噸左右的水發魷魚和半噸左右的脆鴨腸。每天成噸的成品,銷往全國多個地區。
據了解,黔江區工業領域8條產業鏈中,制造業環節均在園區。同時,由園區管委會牽頭實施玻纖、鋁材料、食品三大產業鏈,并取得了一定進展。玻纖產業鏈形成“1家鏈主+11家配套”產業格局,鏈上有規模以上企業2家、高新企業技術企業2家,2022年實現產值6.6億元,同比增長14.7%,稅收貢獻1697.48萬元。鏈主三磊玻纖公司一期兩條生產線全部建成投產,年產能達20萬噸,位居全國第8;2022年新招引鏈上企業3家。鋁材料產業鏈有4家鏈上企業,鏈主鋁晟新材料公司與京宏源鋁業、中雄鋁業等鏈上企業,形成緊密的供應鏈合作關系,以再生鋁為重點發展方向,2022年產業鏈實現產值8.98億元,同比增長61.9%;2023年投產鋁晟新材料雙室爐生產線后,可實現再生鋁產能8萬噸,產業鏈工業產值將達30億元,是全區新材料產業的核心增長極。食品產業鏈以雞雜預制食品為主攻方向,現有存量食品企業26家,有兩家龍頭企業,2022年實現產值約2億元。

鋁材料加工車間
企業大量入駐園區,讓黔江新城曾經的農民變身成工人,就近務工開啟新生活。車間工人黃鳳高興地告訴記者,她對這份工作很滿意,不僅工作待遇可以,還能就近照顧家里。
聚力轉型升級 帶來精彩“聚”變
鋁材料產業鏈煥發新活力的同時,食品產業鏈也實現了精彩“聚”變。
在推動食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當中,黔江高新區以食品產業園8萬方標準化廠房為平臺,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培育食品加工企業集群,主要依托食品產業園的聚焦效應,以農產品深加工為核心,突出服務意識,積極引導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聚力轉型升級,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建設中的園區
黔江雞雜是唯一冠名“黔江”地域標志的土家美食。作為黔江獨特的城市名片,正陽工業園區將雞雜預制食品產業,作為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的重點主攻方向,引進阿蓬記食品對黔江雞雜進行研發生產。公司先后開發并上市銷售袋裝、盒裝、開袋即食的黔江雞雜產品,做到讓消費者隨處可吃、隨時可吃。
“我們用現代化食品工藝,對傳統美食黔江雞雜進行改良,實現了黔江雞雜的標準化和現代化。伴隨著黔江雞雜越來越響的名氣,阿蓬記食品計劃10月底,在重慶主城新開5家直營店,并不斷向全國各地延伸。”阿蓬記負責人敖剛強告訴記者。當前,阿蓬記僅工廠生產的袋裝雞雜,一年銷售額就能達到5000萬元左右。另外,還有連鎖店85家,雞雜生產廠2家,全系產值突破1億元大關。
據了解,阿蓬記食品有限公司預計到明年可開店8~20家,該公司把重慶市場作為開店樣板,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深耕細作,把市場拓展到全國各大中小城市。同時,聯合職教中心建設了黔江雞雜產業學院,通過產學研結合,一方面解決職業院校學生創業和就業問題,另一方面,深度挖掘雞雜文化和黔江民俗文化,讓黔江雞雜更有核心競爭力。其次是發展輔料基地,保障原材料的正宗,解決和帶動百姓增收致富。

顧客挑選雞雜
阿蓬記黔江雞雜的產業連鎖化、現代化發展,僅只是園區食品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目前,園區已成功引進入駐1家江蘇無錫企業,打造集火鍋、食材、展廳于一體的火鍋食材產業項目。今年建成后,將成為全區又一食品龍頭企業,產值預計上億元。今年,該公司在黔投資的兩家子公司,正升食品、正好味食品公司有望升規。
重慶市正升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小軍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兩個公司平均每天產能10噸左右,產品每天都銷往全國各地,其中銷往最多的是華東地區、江浙一帶。我們的產品在前端覆蓋的餐飲門店,目前有100多家。今年我們的目標規劃,是兩家公司都要實現年產值2000萬以上,爭取成為黔江區規上企業。”

雞雜包裝中
今年,該企業計劃在黔江新建兩家工廠,用于加工燙火鍋所需的魔芋和雞爪。建成后,將帶動約300人就業,為食品產業鏈注入新生力量。
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城市向周邊拓展,讓耕地變園區。位于園區中心的正陽街道朝陽社區,開始擺脫過去的落后模樣,實現了華麗“變身”。
“近年來,園區企業的發展為群眾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外出務工不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園區到處煥發出新活力,形勢一片大好。”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鄧波介紹說,園區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把握好各類戰略發展機遇,直面新挑戰,聚焦三大百億級產業精準招商,補鏈集群,實施好市場主體提質增效和科技創新賦能,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交出高分“經濟報表”。加快推動卷煙廠易地技改完成并達產滿產,充分激活配套產能;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建成50萬噸玻纖生產基地和30萬噸鋁材料基地,打造交通工具零部件、建筑工程輕量化產業園;做特做優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重點發展豬牛肉、雞雜預制食品、繭絲綢3個細分領域產業。力爭到2027年,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400億元以上。

毛肚加工
展望未來,黔江高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重慶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魯渝協作等戰略機遇,按照“一核三區五園”總體格局,高水平構建卷煙及配套、新材料、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和生產性服務業的現代產業體系。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強力推進“工業強城”建設,著力建成武陵山區特色產業集聚區,打造渝東南科技創新中心,努力建設成為渝東南產業創新高地、對外開放高地和綠色發展高地,為黔江建成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貢獻“高新”力量。
(記者 田丹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