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了進屋喝杯水、累了進屋歇歇腳、熱了進屋吹吹風、手機沒電了進屋充充電、下雨了里面有雨傘等,這些都是黔江城區的紅色網格驛站所具備的服務功能。

馮學明(中)贈送書法作品表謝意
近日,從黔江區委宣傳部退休的馮學明老人,早上出來散步時是晴天,走在體育館附近就下起了雨,他為了躲雨走進位于體育館前面的紅色網格驛站,值班網格員便給他端來一杯熱茶。他喝完茶后,眼看雨久下不停,驛站工作人員便給他取了一把雨傘方便其回家。
馮學明為了感謝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之后在還回雨傘的同時,還書寫了一幅“貼民心、近人情”的書法作品以表達自己的謝意,稱贊紅色網格驛站真正做到了利民、便民、惠民的服務。
記者走訪發現,紅色網格驛站是一個近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面有空調、飲水機、茶幾、座椅、雨傘、手機充電線、醫用急救包等。除了這些便民設施,群眾有訴求或建議,都可以直接到“網格驛站”向網格員面對面反映。

網格員為馮學明老人端來茶水
自從有了這處小房子,有諸多的服務功能面向市民開放。城區市民可以就近交合作醫療,就近反映問題和進行政策咨詢;城區的環衛工人等在打掃完衛生區域后,可以就近避暑避寒、休息喝茶;手機沒電了,可以進屋充電;遇到下雨天,可以打傘回家。
“紅色網格驛站主要為市民提供便利的服務,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咨詢求助等,幫助做好證件代辦、幫忙跑腿等服務,對無法解決的問題和訴求及時上報。”驛站工作人員王韻說,平常還要通過線上線下、進圈入群和轉發權威信息、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以及惠民利民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垃圾分類、消防安全、非法集資和電信詐騙安全防范知識等。
紅色網格驛站,是黔江區在2023年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充分發揮城市社區基層組織的服務功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充分發揮黨員、網格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做好黨建與服務融合,以細致入微的后臺服務為支撐,不斷提升服務市民的質量。
(記者 李詩素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