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濟世擔使命 醫者仁心護健康
為弘揚新時代醫務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精神,鼓勵其更好地服務大眾、奉獻社會,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近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公布了“重慶好醫生、重慶好護士”2023年第四季度人物名單,黔江區婦幼保健院婦科副主任醫師彭蕓榜上有名。

彭蕓(中)正在做手術
今年,彭蕓迎來了執業生涯的第33個年頭。正是出于對女性健康工作的執著與堅持,她成為當地婦科患者的希望,成為后輩們學習的榜樣。近日,記者在黔江區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部見到了彭蕓,深入了解她與“重慶好醫生”背后的故事。
能吃苦肯奮斗——懸壺濟世勇擔健康“使命”
用擔當書寫健康科普,以堅守服務健康黔江。今年53歲的彭蕓是黔江區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部主任。她在2021年被評為重慶市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個人,2019-2022年連續四年考核優秀,記三等功1次,2023年被評為黔江區優秀醫生,2024年榮獲“重慶好醫生”稱號。當問及哪一個榮譽來得最不容易時,彭蕓回答得干脆:“當醫生救治病人,讓病人收獲健康最不容易!”
黔江位于重慶東南部,地處武陵山腹地,大山的阻隔導致黔江經濟社會發展起步晚,人民的健康意識特別是女性健康意識也是近幾年才得以提高。在工作中彭蕓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坐門診、巡病房、上手術臺。
“以前,很多女性不太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生病了甚至會覺得難以啟齒,往往小病拖成大病。”彭蕓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婦科醫生,首先要做的是讓病人敢于正視自己的身體,轉變病人的觀念,婦科病是常見病,看婦科并不丟人。
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病人不懂的醫學知識,彭蕓就用病人聽得懂的話,讓他們了解自己的病情。有些年紀大的病人對一些治療方式不理解時,可能會反復問,彭蕓也總是耐心解釋。病人聽懂了,安心接受治療了,彭蕓也就放心了。
“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彭醫生都堅持每天下班前詳細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來搶救病人是常有之事。”與彭蕓同科室的護士張榮告訴記者,在工作中,彭蕓醫生還時刻為病人著想,從檢查到治療,為患者精打細算,如果遇到遠道而來的患者還會跟相關科室溝通聯系,盡量當天做完檢查,明確診斷,以免耽誤病人行程。
勤鉆研善思考——創新醫療技術鑄就“妙手”
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彭蕓苦練過硬的基本功,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療法,了解婦產科疾病發展的新動態,積累新經驗。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加上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她成了醫院的業務骨干,受到了患者的信賴。成為婦女保健部主任后,她積極大膽開展宮腔球囊壓迫子宮下段止血術、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宮腔鏡下電切術、單孔腹腔鏡、皮下埋置等多種新技術,主持搶救各種危重病人。
“剛開始的時候,和區內其他醫院相比,我院的婦科起步較晚,底子薄,條件差。但是根據我們醫院的性質,又對我們婦科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另辟蹊徑,深耕女性身體健康事業,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彭蕓告訴記者,長期以來,她時刻牢記婦幼工作方針,將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通過到鄉鎮衛生院義診、到學校開展青春期知識講座等多種渠道,拓寬病源、病種從以前的盆腔炎、引產發展到現在的婦科腫瘤、附件包塊、子宮肌瘤、盆底障礙性疾病、宮頸疾病等,手術從計劃生育手術、傳統開腹手術到腹腔鏡、宮腔鏡、利普手術、聚焦超聲治療等,從無差錯事故發生,率先在轄區開展人流后關愛,向廣大婦女宣傳人工流產的危害,落實長效避孕措施。
舍小家顧大家——守護女性健康彰顯“仁心”
作為部室主任,還有很多的管理工作,幾乎節假日都沒有休息,白天忙于門診和住院病人診治,參加各種手術,管理工作基本都是加班完成。
“彭醫生是云南的人,但是很少聽說她回去過。我的印象中,節假日她都在醫院,一有特殊情況,她也總是最快趕到醫院。”該醫院醫生劉榮華說。
據了解,彭蕓離開家鄉云南到黔江工作已經25年,因病人需要和科室人員緊張,這么多年她只回家探親過5次,陪老家親人過一次春節,從沒有休過公休假,雖然愧對親人,但無怨無悔,讓病人遠離病魔是她最大的心愿。
從醫多年來,她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合理用藥、合理治療,不以權謀私,不開搭車藥,不收受紅包,在病人中樹立了良好的職業形象,減少了醫療糾紛發生。
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將更加努力,弘揚老一輩的醫德醫風,愛崗敬業,取信于民,在競爭中求生,在競爭中求發展,爭創一流,再攀高峰。
(記者 楊念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