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田丹 文/圖)陽春三月,春耕備耕進入大忙時節。記者近日從黔江區相關部門獲悉,今年黔江區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7萬畝,目前正組織各方力量抓緊對田塊實施改造提升,為全年糧食豐收打好基礎。

建設中的高標準農田
3月12日,記者在黔江區鵝池鎮鵝池社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施工現場看到,多臺大型機械開足馬力,正在抓緊進行平整地壟、除埂填溝、清運積土等作業,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據介紹,為不誤農時,農業部門將30多臺挖掘機分散到各個作業面,加快施工進度。
鵝池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嚴熬生告訴記者:“我們全鎮今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5000畝,目前耕作路和水渠已基本貫通,正在進行的是田塊深翻和開挖。目前工程量完成了50%左右,現在正抓緊擴大我們的耕作面積。”
據了解,從2020年起,黔江區開始探索實施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在鵝池鎮,當地農業部門按照小改大、坡改梯、短改長的要求,把零散田塊和不平整土地改造成能排能灌、宜機宜耕、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方便中小型農機下田作業,擴大機耕機收面積。
該鎮宣傳統戰委員劉棟表示,預計4月底以前能完工,高標準農田建成后會發動群眾規模化種植水稻、玉米、大豆等糧油作物,全程實現機耕機收。以水稻為例,高標準農田建成后,每畝將有望收獲450余公斤,比傳統農田增收10%左右。
今年,黔江區計劃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7萬畝,涉及8個鄉鎮街道,目前已開工2.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成后,農業部門將大力推廣有機肥應用,提升土壤肥力,并實施糧油和菌稻輪作,助力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委獲悉,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完成后,當地將有針對性地采取秸稈還田、土壤改良,以及施有機肥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升耕地質量,讓糧食綜合產能提升10%以上。通過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讓黔江區丘陵山區的耕地得到進一步改善,讓“糧田”真正變成良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