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詩素 文/圖)3月29日,黔江區婦聯幼兒園舉辦“‘清’風送思念·‘明’俗潤童心”的清明節主題活動。活動以視頻播放和老師講解清明節的來源,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現場還邀請家長講“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讓孩子們從小對革命烈士的敬仰懷念,懂得珍惜當今的幸福生活。

家長給孩子們講“王二小”的故事

孩子們在繪畫
活動現場,令孩子們最開心的是游園活動,他們在家長的陪同和老師的指導下,體驗清明節不同的習俗:春天的小畫家,是孩子們涂鴉布、畫雨傘、畫風箏、畫金魚等;青團DIY,是家長教孩子們手工制作青團,將青團搓圓、壓扁平、加入紅豆沙餡,包好后可以帶回家蒸食,這個習俗參與的孩子最多;童年“箏”好,孩子們用粉、藍、綠、紅、黃卡紙和燒烤簽等制作風箏,也就是清明節放風箏的習俗;繪彩蛋,是清明節習俗之一,民間在清明節將雞蛋涂滿各種顏色,制成五彩蛋,象征圓圓滿滿;一“蹴”成名,即蹴鞠,指一種古老的踢皮球活動,是古代清明節期間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游戲活動;菊韻思故人,清明節要祭掃逝去的祖輩,用鮮花寄托哀思。

孩子們在搓青團
據了解,舉辦“‘清’風送思念·‘明’俗潤童心”清明節活動,是區婦聯幼兒園對幼兒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讓孩子們從小對傳統節日及習俗的了解,尤其幼兒在啟蒙教育階段,必須打好良好的意志品質根底,才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