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參軍入伍到個體工商戶,從公司經理到村委會主任,再到村黨支部副書記,一路走來,他的心中始終堅守一個信念,為民服務必須實實在在。哪怕腿腳不便,為村民服務的一顆初心始終沒有改變。他就是酉陽自治縣蒼嶺鎮蒼壩村黨支部副書記簡真毅。

簡真毅(右)了解冉啟國養殖情況
脫下戎裝變身老板
簡真毅是土生土長的蒼壩村人,1989年3月,時年20歲的他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子弟兵。在軍營里,簡真毅學會了攝影技術,訓練之余,他經常給戰友們照相。時間久了,戰友們都稱他為軍營里的“攝影師”。由于工作表現突出,簡真毅受到部隊3次嘉獎。
1992年春,簡真毅服役期滿,脫下了心愛的軍裝,利用在部隊學到的攝影技術,在峨眉山腳下開了一家小相館。1994年,簡真毅轉行當起出租車司機,卻在兩年后不幸發生意外:駕車途中,他的車與一輛大貨車相撞,導致其左腿股骨粉碎性骨折。
待病情稍好轉后,1996年底,簡真毅回到家鄉蒼嶺鎮,其傷情被鑒定為四級肢體殘疾。雖然帶著傷殘,簡真毅依舊樂觀向上,在蒼嶺鎮重操舊業,開了家照相館。
此后,依托當地種植紅薯的傳統優勢,2010年,簡真毅在蒼壩村注冊成立了一家紅薯種植合作社,除自己發展200畝種植基地外,還帶動周邊村80多戶村民發展了500多畝。“發展紅薯產業,村民得到了實惠,我也賺到了錢。”簡真毅開心地說。
為民服務初心不改
2011年,一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聘任簡真毅為經理,負責公司紅薯生產管理與加工。3年間,簡真毅協助公司增效300多萬元,帶動農民增收2000多萬元。
2013年春,簡真毅從蒼壩村小學路過時,順便進校園看了看,當他發現村小操場還是一片泥巴地時,心中一陣酸楚。于是,他與妻子商量,拿出3萬元積蓄,對操場進行了全面硬化,還修建了圍墻。
對于簡真毅的付出,上級組織和村民有目共睹。2014年,蒼壩村“兩委”換屆,簡真毅當選為蒼壩村委會主任。有了施展抱負的平臺,從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村子的發展中去。
在簡真毅眼中,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才是增收致富的根本。2016年,他與村黨支部書記周傳君一道,向上級爭取到發展項目,并在村里發展了10余戶牛羊養殖大戶。近幾年來,在村“兩委”帶領下,蒼壩村共發展烤煙1800畝、青菜頭300余畝、辣椒400余畝、油茶3000余畝,爭取國儲林項目9800余畝。有了這些產業支撐,僅有7個組、2300余人的蒼壩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發展產業的同時,簡真毅還積極投身基礎設施建設,帶領全村先后修建起20余公里“四好農村路”、25公里產業路,建成11個人畜飲水池,實現全村人畜飲水全覆蓋。
2021年,簡真毅擔任起村黨支部副書記。踏上新崗位,他仍然初心不改。最近,由他指導的蒼壩村2組冷水魚產業項目就已投放魚苗,預計項目年產值可達100萬元。“發展產業,心動就要行動,行動才有實效。”簡真毅說。
關愛群眾不論親疏
“我以前是做木工的,現在年歲大了在家休養。”蒼壩村2組村民劉云華說,簡真毅三天兩頭就會來家里噓寒問暖,是一位務實的村干部。
該村1組村民冉啟國妻子早逝,膝下3個孩子,他家是村里的低保戶,也是簡真毅的對口聯系戶。簡真毅傾力幫扶,為冉啟國爭取到公益崗位。目前,冉啟國家里喂養了11頭牛,還養了雞,平均年收入達到5萬多元。
今年,簡真毅還為1組監測戶張庭發、蔡金玲爭取到D級危房和C級危房改造政策,他們的房屋即將啟動改造。“簡書記辦事從不論親疏,只要有困難,他都會真心幫助。”張庭發說。
“簡真毅工作認真負責,為村里的發展盡心盡力,從不因為身體殘疾而影響工作。”蒼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傳君說,蒼壩村的發展,離不開簡真毅的全力付出和努力。
(記者 文梅 通訊員 吳波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