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田丹 文/圖)“搬進這個小區5年多了,如今小區主出口總算有人行道了,大家進出小區不用再人車混行,真的太好了?!比涨埃易∏瓍^城東街道嶺秀江山小區的居民黃先生指著新硬化的人行道高興地告訴記者。

硬化后的人行步道。
據介紹,光明路譚家灣轉盤方向,為嶺秀江山小區車輛行人主出口。該路段為雙向車道,于2021年進行車行道隔離改造,車行道中間設置有隔離樁,該通道右邊御景龍庭小區,有市政規劃停車位9個,沒有人行通道,停車位基本都停滿了車輛,小區出入人員只能在行車道上與車輛搶道混行,加之行人經常從停車位竄出,特別是上學放學時段,小區學生出行,極易引發安全事故。
“這個事是今年議事代表會后,我們社區落實的第一個民生實事,也是經黔江區城東街道、區城市管理局,文匯社區、嶺秀江山小區業委會、御景龍庭小區業委會共同商議,逐步推進落實的民生實事?!蔽膮R社區居委委員、綜合服務專干陳建波告訴記者,“該段路原來的人行步道僅栽種行道樹及附屬灌木,未實施硬化。議事代表會上由城東街道出面協調,區城管局解決占綠問題,文匯社區牽頭,協調御景龍庭出地,御景龍庭小區業委會和嶺秀江山小區業委會共同出資,在保留原有大型綠植的基礎上,對這段路進行了硬化,既解決了居民的出行安全問題,也美化了環境?!?/p>
當天,記者在該路段蹲點的半個小時里發現,該段路硬化后,居民出行不再隨意亂穿公路,附近的門面前也寬敞了許多。“以前最怕下雨天,出門就會被車子濺滿褲腿的水,現在有了人行道,大家出行都方便多了?!弊≡诟浇木用褚ε扛嬖V記者。
下一步,城東街道將持續推進民生實事項目落實、街道議事會議和議事代表建議意見辦理反饋,持續用好“三方議事”“回音壁”等機制載體,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聚焦轄區群眾關注的關鍵“小事兒”,充分發揮議事代表議事作用,做到群眾反映問題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應,著力構建“群眾提”“代表議”“黨委定”“政府干”的新模式,真正將議事代表會議制度作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助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踐的重要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