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質量支撐 共建質量強國
本報訊(記者 龔節品 文/圖)9月3日,2024年黔江區“質量月”集中宣傳活動在武陵文化廣場舉行,這標志著該項活動正式啟動。此次活動以“加強質量支撐 共建質量強國”為主題,由區市場監管局、區委宣傳部、區經濟信息委、區公安局、區民政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生態環境局、區交通運輸委、區水利局、區文化旅游委、區消防救援支隊、中國人民銀行黔江分行、區國資委、區供銷合作社等單位聯合舉辦。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向市民開展“黨建引領,質量提升”活動宣傳,其中有“手機變砝碼 計量惠民生”活動宣傳,消防救援局開展“關注消防 生命至上”宣傳,區公安局開展“提升群眾識假辨假意識”宣傳,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為市民解讀電動自行車及相關產品消費警示信息等,得到市民的贊許。
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和市委六屆歷次全會精神,動員和引導全社會提高質量意識,在全社會努力營造人人關注質量的濃厚氛圍。活動主要分為八項內容,即質量學習“五進”活動、質量主題宣傳活動、質量提質增效活動、質量筑基強鏈活動、質量強企賦能活動、質量安全護航活動、質量交流合作活動、質量惠民便民活動。

▲“電梯安全”知識講解
開展質量學習“五進”活動,掀起質量強區建設新高潮。通過質量學習“進企業、進高校、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促進各行各業以高質量為追求。全力推動質量強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和標志性成果,進一步落實質量強區戰略,推動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展質量主題宣傳活動,增強全民質量意識。因地制宜開展多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宣傳活動,在本轄區標志性建筑、廣場或商圈等人口密集地方組織開展“質量月”活動主題和口號展示,適時發布質量提升、質量創新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展示質量強區建設成效,推廣質量先進文化,引導廣大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讓質量強國、質量強市、質量強區深入人心。

▲“提升群眾識假辨假意識”宣傳
開展質量提質增效活動,培育質量發展動能。圍繞重點產業、特色行業,組織開展品牌建設,推進地域文化融入品牌建設,挖掘企業品牌建設亮點,形成一批具有黔江辨識度的品牌建設最佳實踐,提升區域品牌整體知名度和美譽度。健全質量促進政策措施,啟動建立“黔江精品”區域公共品牌標識認證,進一步完善質量融資增信等制度,培育和傳播具有黔江辨別度的先進質量文化。
開展質量筑基強鏈活動,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聚焦“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要求,推動成立生物醫藥重點產業質量強鏈聯盟,深入開展專家問診、鏈間幫扶等質量賦能提升活動,提升產業鏈整體質量競爭力。成立質量提升青年突擊隊,適時發布一批“質量強區建設,青年在行動”青年突擊隊質量提升典型案例,激發廣大青年在質量強區建設中挺膺擔當。

▲為市民解讀電動自行車及相關產品消費警示信息
開展質量強企賦能活動,筑牢質量發展基石。圍繞“三攻堅一盤活”改革,支持國有企業加大質量創新投入,建立建設現代企業質量管理制度,實施降廢減損挖金山工程。開展質量強企經驗交流活動,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等質量助企惠企活動,幫助個體工商戶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提高質量管理水平。鼓勵質量管理優良企業,帶動更多企業健全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提升質量核心競爭力。
開展質量安全護航活動,筑牢質量安全防線。要深入開展“鐵拳”“劍網2024”“昆侖2024”等專項行動,加大打擊侵權假冒違法犯罪力度。開展跨境電商進口消費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發布重點產品質量安全消費提示。開展“電梯安全宣傳周”活動。圍繞生態環境、機動車檢驗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活動。開展消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查處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不合理低價游”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開展安全設施質量專項檢查行動、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專項檢查行動、機電工程質量專項檢查行動,實施高速公路質量綜合督察。發布一批涉產品質量糾紛案件典型案例,集中辦理一批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加強以案釋法,有力震懾違法犯罪,提升群眾法律意識。

▲“關注消防 生命至上”宣傳
開展質量交流合作活動,推動區域協同發展。要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質量交流合作和成渝質量人才培育合作,共享質量管理專家資源,積極參與成渝地區企業首席質量官交流。開展2024年川渝計量監督檢查。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毗鄰地區、次區域質量交流活動。

▲開展“手機變砝碼 計量惠民生”活動宣傳
開展質量惠民便民活動,推動質量社會共治。深入開展為民辦質量實事活動,切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質量“關鍵小事”,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放心誠信的消費環境,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好轉化為人民高品質生活。發布重點產品質量安全消費提示。以缺陷召回制度實施20周年為契機,開展產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消費者教育活動。深入社區開展居民凈水機質量檢測公益服務。開展衛生健康“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級評審。實施“金融標準 為民利企”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