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快速發展的浪潮中,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作為城市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的物業管理,其重要性愈發凸顯。然而,近年來物業領域矛盾頻發,亂象叢生,從違規操作到制度缺失,從信任危機到決策不透明,一系列問題嚴重阻礙了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入戶走訪重點人員(資料圖片)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黔江區城西街道積極響應民生訴求,通過深入細致的調研走訪,全面梳理物業管理中的痛點與難點,創新性地提出了“三建三推”工作機制,旨在從根本上破解物業管理瓶頸,推動物業管理向依法依規、程序規范、流程簡化、業主深度參與的陽光化方向邁進。
“三建”筑基
構建物業管理新體系

普法宣傳
建立“業主陽光議事大會”制度,打通業主參與議事通道,保障業主知情權。按照法規規定在確定召開業主大會15日前,業主委員會將要在業主大會上議定表決的事項以《致業主一封信》的形式充分告知全體業主,讓業主充分討論和醞釀。之后,選擇實施群眾(業主)網上表決系統、小區(小組或網格)業主微信接龍、業委會居委會網格員“上門意見建議征求”、搭工作臺現場溝通交流等形式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打通業主知情參與渠道,讓業主大會在“陽光”下運行。此舉是城西街道深入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搭建一個公開、公正、公平的交流平臺,讓每一位業主都能直接參與到小區管理的決策過程中來,確保業主大會的每一項決議都在“陽光”下運行,真正實現業主的“主人翁”地位。
建立“物業小區項目事前報告聯審”機制,實行物業小區項目事前報告,小區管理更加規范化、透明化。該機制的核心在于強化物業小區項目的事前監管與多方參與,確保所有涉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安防設施升級、園林綠化美化及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等項目,無論規模大小,均須提前進行報告并經過嚴格聯審流程。根據新機制要求,物業公司在計劃實施任何項目前,須首先向小區業委會提交詳細的項目報告,由小區業委會牽頭,聯合監事會、物業公司及所在社區組成聯合審查小組,對項目進行現場勘查,并就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合理性進行深入討論。各方須在充分溝通、看法一致的基礎上簽署意見,提交至城西街道進行會審,隨后按流程上報區級主管部門進行確定。這不僅增強了物業管理的透明度與公信力,也為居民參與小區治理提供了更多渠道和平臺,有效促進了社區和諧共治局面的形成。
建立“物業小區項目過程多方參與”機制,該機制覆蓋了物業小區項目從設計規劃到竣工驗收的每一個環節,通過廣泛吸納業主及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切實維護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具體而言,主要就涉及項目從設計、預算、審查、議標評標、質量監督、項目驗收、結算審查等全過程全流程都邀請涉及到的業主、業委會成員、監事會成員、業主代表、樓棟長、網格員、社區干部、街道工作人員參與,目的是確保項目在“陽光”運行,維護廣大業主的利益。經區級主管部門確認屬于專項資金使用的范圍,業委會可以開展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從項目的預算編制、第三方公司對項目預算的預算審核、業委會主持對項目開展競標(競爭性比選、公開招投標)確定施工企業、公示、施工企業進場施工、施工中各級監督(業主、業委會、物業等)、驗收、結審等全過程全流程多方參與。
“三推”助力
推動物業管理新變革
推行業主委員會任期承諾備案公示制度。根據制度規定,小區業主委員會委員選舉成功經公示無異議后,業委會的各位委員向街道遞交《業主委員會全體委員履職承諾書》《業主委員會委員履職承諾書》,將《業主委員會全體委員履職承諾書》長期公示在小區進出大門口顯眼處接受全體業主的監督。對《業主委員會委員履職承諾書》在監事會和居委會以及街道備案。承諾公示備案制主要目的是將承諾擁護和接受社區及上級組織的領導和指導,公平、公正處理好小區相關事宜,竭誠為小區業主服好務、接受全體業主和監委會的監督等履職情況落到實處。為確保制度的有效實施,城西街道還建立了完善的監督和考核機制:一方面,居委會將定期組織對業主委員會成員進行履職能力培訓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和換屆選舉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居委會還將加強對業主委員會日常工作的監督和指導,確保各項承諾得到有效落實。
推行物業小區業主或業主代表每月議事學習制度。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業主委員會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會議進行議事或學習,根據本小區實際,實行一月一次或一季度一次的議事會議,商討本小區的事務處置,學習《民法典物權編》、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重慶市物業管理條例》《重慶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重慶市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重慶市消防設施管理規定》以及通過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業主管理規約》和業委會代表業主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等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讓物業公司、業委會、監委會、業主代表以及業主能依法依規地履行好管理職責和維護小區權益,熟練掌握法律法規知識去處理好小區事務,讓小區管理走上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良性發展軌道。
推行每季度小區物業管理聯合評議制度,主要對物業服務質量評價進行討論,提出意見建議。組織物業企業、社區、網格員、業委會、監事會、樓棟長等召開會議,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逐條對照進行評價,提出意見建議,最后交由業主委員會和監委會交給物業服務企業去整改落實。通過這一制度的實施,預計能夠顯著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服務的專業性和規范性,有效解決居民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同時,這也將促進物業公司之間的良性競爭,推動整個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
“建推”融合
開啟陽光物業新篇章

開展執法檢查

開展安全檢查(資料圖片)

群眾贈送錦旗(資料圖片)
自“三建三推”工作機制實施以來,城西街道緊抓“搭建高效服務平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構建多元共治格局”三大基石,轄區物業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一是引導物業企業建立智慧物業服務平臺,實現了報修、投訴、繳費等物業服務事項的線上辦理,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和居民滿意度。二是完善物業管理制度體系,明確了物業服務標準、考核機制和監督機制,確保物業服務質量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三是積極構建政府、物業、業主、社區組織等多方參與的共治格局,形成了問題聯處、矛盾聯調、服務聯動的良好局面。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智能化應用、透明化運作的加持下,城西街道的物業管理水平邁上了新臺階。精細化管理方面,通過網格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實現了對社區環境的全方位、全天候監控和維護;智能化應用方面,引入智能安防、環境監測等系統,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環境;透明化運作方面,建立健全了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公布物業服務費用收支情況、維修基金使用情況等,增強了居民的信任感和參與度。
面對新時代的新要求,城西街道將持續實施“三建三推”工作機制,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和完善,奮力開啟陽光物業新篇章。一方面,街道將聯合社區,進一步加強物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升服務專業化水平;另一方面,將引導物業企業積極探索“互聯網+物業”新模式,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物業服務向智能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同時,城西街道還將繼續強化業主委員會的作用,拓寬居民參與渠道,實現社區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
(記者 費玉瓊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