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整道路
本報訊(記者 徐朝政 通訊員 秦會珍 文/圖)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11月5日,記者在黔江區正陽街道涼水井小區看見,工人們忙著整修道路,街道老舊小區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這些路面以前鋪設的是青石板,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車輛重壓,導致破損嚴重。”在涼水井老街,施工方相關負責人介紹,工人正抓緊把石板全部撬起來,全部改成柏油路面。
記者了解到,正陽街道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以提升城市人居環境品質為目標,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今年,正陽街道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涉及白家河、白楊坪、大地坪、涼水井、羅家營、蘇家壩、板栗山、大堡、大隊梁子、黔陽、山陽嶺等12個老舊小區。改造內容主要包括路燈照明、路面修復、人行道改造、部分化糞池清淤、雨污管網改造及井蓋更換等設施。
為了讓老百姓對改造心中有數,街道將“老舊小區現狀”和“百姓心中所愿”擺上桌面,充分尊重個體意見,努力尋求個體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在改造前,充分征求社區居民意見。通過調查摸底、改造方案制定、施工過程管理、工程質量監督、聯合竣工驗收等關鍵環節,充分征集居民對小區改造的意見建議。在改造過程中,街道用心傾聽百姓需求,做好矛盾糾紛調解化解,堅持從群眾需求出發,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將集中連片老舊小區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施工,既抓外部美觀、又抓功能提升,并根據居民的實際需求靈活調整改造方案,確保老舊小區改造順意民心。
“實施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是補齊民生短板、增強民生福祉的切實舉措。”正陽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街道還將充分征詢、反饋居民意見,進一步增強居民參與感和獲得感,助力改造工程順利進行,讓廣大群眾更多地享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便利,切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促進社區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實現小區長效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