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子相擁而泣
“兒子,爸媽終于找到你了!”
“弟弟,你終于回來了。當年你只有4歲,你的模樣我都記得啊!”
……
失散多年的兒子出現在父母面前時,他們激動得熱淚盈眶,哭喊著上前擁抱兒子;姐姐快步上前摟住弟弟的雙肩,一家人
緊緊抱在一起,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11月11日上午10時許,在黔江區公安局門前,在眾多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劉波、向業梅夫婦終于把兒子劉浪接回了家。這一刻,他們也足足等待了十五年。
而這一切,都要從2009年說起……
他能說出自己住在“水井灣”
十五年前,劉波、向業梅夫婦從黑溪鎮來到黔江城,租住在城西街道水井灣菜市場附近,做點小生意。
2009年6月21日,夫婦倆像往常一樣在水井灣菜市場忙碌著生意。4歲的兒子劉浪與二姐劉紅,以及幾個鄰居小朋友在玩耍過程中,獨自離開去上廁所,就再也沒回來。直到中午向業梅回家吃飯,突然間,她發現劉浪不在家里,連忙出門查看,隔壁鄰居家里也沒有。
向業梅所在的水井灣居民區,是一條連接著現在新華大道和龍神田路的長巷。當向業梅反應過來,發現孩子走失了,立即沿著巷子挨家挨戶問詢,到處打聽均沒有結果。她趕緊通知丈夫,兩人從住處找到菜市場,再到新華大道,甚至往西走到黔江汽車西站、黔洲橋,都沒有找到一點線索。
劉波、向業梅夫婦當即趕到黔江區公安局刑警大隊報案并采血。隨后,又打印了一些尋人啟事張貼在街頭巷尾,但一直沒有任何消息。兩個月后,夫婦倆在寶貝回家尋子網站登記了尋子信息。

一家人焦急等待
“后來,一聽說誰家有人見到了孩子,就會立即跑去確認,一連認了十多次,一次都沒有對上。”劉浪的姐姐回憶,“那時候,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不如現在高,讓找尋的希望越來越渺茫。”直至家中外公和奶奶去世時,劉浪的下落還是兩位老人一直惦念的事。
向業梅記得:“他能說出自己住在’水井灣’。”當時,她和丈夫一遍又一遍地尋找,發動了所有的親戚朋友,張貼了大量尋人啟事,也接到過一些熱心人打來的電話,仍然沒有結果。
傳來好消息:DNA比對成功了
兒子失蹤之后,向業梅和丈夫暫停了生意,花了兩年時間,一心找兒子。之后,開大車、干銷售、做保潔……夫婦倆頻繁更換工作,都是期望能夠多打聽到一點有關兒子的線索。
剛開始,信息不發達,線索不多,比較盲目。向業梅尋找孩子也就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期間,他們也在公安局采集了血樣,但因信息零散,難以形成閉合比對。
即便艱難,向業梅也從未放棄,發誓一定要找回兒子。近幾年,向業梅偶然接觸到了抖音尋親。她靠著自制的尋親創意視頻,吸引了眾多網友自發幫她尋找兒子。
4歲兒子走失的經過,向業梅已經在網絡上講述了無數次。“在尋子初期,也被網友誤解說過蹭流量熱度。” 面對質疑,向業梅卻很堅定,哪怕只有一點點希望,都愿意去試。

公安民警宣讀親子鑒定文書
“我告訴她,我幫別人找到過孩子,她也很信任我。”志愿者張敏,通過私信與向業梅取得聯系,便把劉浪的詳細信息,發送給抖音發布尋親視頻的志愿者活地圖,希望能幫助擴散劉浪的視頻。
今年6月14日,活地圖將劉浪兒時的照片,連同信息一起,發給重慶的樊警官,請求幫忙展開尋找。樊警官在收到資料后,立即聯系黔江區刑偵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陳垚,商議具體工作措施,并對向業梅夫婦重新采血。
多年的堅持,終于在今年8月迎來了轉機。在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的指導下,通過照片及相關信息分析,將目光鎖定在廣東省深圳市一名男孩身上,當即聯系了深圳警方。

一家人與公安民警合影
10月,在重慶、黔江警方與深圳警方攜手合作下,民警順利采集了疑似男孩的相關DNA信息,進行鑒定,確定該男孩正是十五年前失蹤的劉浪。
向業梅終于收到警方傳來的好消息:DNA比對成功!
從哪里走散,我們就從哪里回家
這些年來,每次一提起兒子,向業梅就眼淚直流。當民警把這一喜訊告訴向業梅時,她捧起手機,早已泣不成聲。十五年的等待和期盼,終于要實現團圓的夢想了。
認親現場,劉波、向業梅夫婦一直緊抓著兒子的手,回憶當年的情景時,直抹眼淚,“兒子,從哪里走散,我們就從哪里回家!”

市民劉波一家和劉氏族親,迎接失散15年的劉浪回家
雖然當初年紀很小,但水井灣菜市場也是劉浪模糊記得的地方。眾親友簇擁著這對母子,走進了水井灣。一家人整整齊齊,再次站在這里。十五年的時光,仿佛在這一刻被濃縮,所有的痛苦與思念,都在這一刻得到了慰藉。
這段尋子之旅的結束,是一段新生之旅的開始。現在,向業梅將家搬到了石峽路,這位一直在路上的母親,終于可以和兒子劉浪一起回家了。
從水井灣到石峽路,一家人走在一起。當一幕幕的往事被提及,劉浪的沉默被家人的溫暖慢慢融化。
此刻,分別了十五年,劉浪也終于回到家了!
(記者 費玉瓊/文 首席記者 楊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