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內新安裝的充電樁
本報訊(記者 王安娜 通訊員 童西建文/圖)近日,記者在黔城一住宅小區看到,一排嶄新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充電端口)已安裝完畢,亟待正式投用。
記者注意到,新安裝的充電樁與住宅區相隔數米遠,且所處地勢平坦,車輛進出方便,每個充電樁充電口皆有遮雨措施,保證了充電的安全以及住宅樓的安全。用戶只需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便可買電充電,無需再飛線充電,或者連車帶電池進樓入戶,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記者在城南街道山臺山小區看到,經過整治,電動自行車充電已得到規范:充電樁處,車輛排放整齊,有序充電,且智能充電樁位置處還安裝了《充電樁使用操作說明》《充電樁使用安全用戶須知》《充電價格收費公示》等操作公示牌,讓居民使用更方便。同時,智能充電樁功能完善,按功率、按時計費且滿足隨意金額充值,業主通過手機便能輕松查看充電時間及金額,讓居民充電更透明。智能充電樁的升級改造,不但規避了安全隱患,同時也提升了居民充電的便捷性和透明性。
為著力推動解決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不足等問題,扎實推進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整治工作,消除因飛線充電和進樓入戶等造成的消防安全隱患,今年上半年,黔江區成立了由區消防救援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發展改革委、區應急管理局、區住房城鄉建委等部門組成的區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區級工作專班),圍繞電動自行車的生產、銷售、使用、停放充電、回收、改裝等環節,開展整治行動。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已將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整治列為“15件群眾身邊具體實事”問題整改,各牽頭單位實現了責任明確、管控有力的監管目標。
據悉,自專班成立以來,在成員單位配合下,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通過開展聯合整治,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違規停放充電,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等違法違規行為明顯減少。城南街道、城西街道、正陽街道、城東街道等多個轄區對小區內的占用消防通道行為進行了整治,杜絕亂停亂放。針對電動自動車進樓入戶充電問題,區住房城鄉建委積極配合區市場監管局、區消防救援局推進電動車進電梯阻止系統建設。目前,碧桂園小區、山臺山小區、大通豪庭小區、嶺秀江山小區、陽光花園小區、上郡新都小區等住宅區域已逐步推進并試點電梯安裝電動自行車進電梯阻止系統,若有居民違規將電動自行車推進電梯,電梯阻止系統將啟動,電動自行車在電梯轎廂里電梯門不得關閉,且電梯也不得上升,有效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今年10月,為規范全市新建社區和既有小區電動自行車充換電場所建設,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組織編制了《電動自行車充換電場所建設技術指南(試行)》,為規范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提供了標準。
記者從區住房城鄉建委了解到,經摸排統計,全區既有小區344個,共有電動自行車33846輛,按照市級專班工作部署,黔江區正積極推進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全區30個鄉鎮街道目前共安裝完成充電端口3953個,后續將持續開展整治和更換工作,形成全方位推進形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