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濯水景區一角

交通秩序三方議事

人居環境整治

自來水管維修

井蓋維修前

井蓋維修后

消防應急演練
當冬日的薄霧在阿蓬江上空逐漸散去,位于阿蓬江畔的千年古鎮——濯水從睡夢中醒來。隨著如銀鈴般的腳步聲在古鎮老街上的石板路上響起,濯水鎮的網格隊伍也開始了他們新一天的工作。
近年來,濯水鎮按照構建線上線下“雙網格”聯動化解風險機制要求,大力推動線上網格覆蓋,充分發揮“雙網格”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深入開展景區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調處、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助力景區服務管理,提升景區品質。
凝聚網格力量
夯實治理根基
濯水鎮的網格隊伍一直站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通過自身的一言一行辦好各類民生“關鍵小事”,助力景區服務提升。
在該鎮各村(社區), “雙網格”在基層治理中積極發揮作用。
將構建線上線下“雙網格”聯動化解風險機制與黨建統領基層網格治理現代化建設深度融合,依托“一中心四板塊一網格”架構,明確鎮級“雙網格”工作體系。
將全鎮劃分為40個網格。配齊“一長三員”,選優配強“1+3+N”網格力量352人,將區、鎮人大代表、社區民警、黨員干部納入網格隊伍,形成以網格員為主體,黨員干部、職能單位等輔助力量參與的多元化網格隊伍體系。
將開展網上宣傳、信息發現等內容納入網格員工作事項定期考核,明確各版塊及網格員線上線下雙重工作任務。
建好網格強基礎,貫徹落實線上線下“雙網格”聯動化解風險機制,全鎮共接入9個村(社區)、40個網格,網格員加入村(社區)、餐飲店、酒店、超市、小作坊、文化團體等各類群組63個,徹底夯實基層治理根基。
強化網格服務
延伸智治觸角
9月16日,濯水居委三組居民萬某在微信網格群里反映,老米行巷污水井蓋破損,存在安全隱患,請求政府安排相關人員前來維修。網格員李建華發現群眾反映的情況后,隨即通過基層智治平臺上報鎮基層智治中心處理。鎮基層智治中心立即派出專人對井蓋進行更換,確保了群眾出行安全。
9月20日,濯水社區4組網格有群眾反映古鎮老街臨河邊發現馬蜂窩,對過往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脅,急需處理。網格員余熙照收到群眾反映后,隨即通過基層智治平臺上報鎮基層智治中心處理。鎮基層智治中心將該事件轉平安法治板塊王浩辦理。王浩組織鎮消防隊隊員現場查看情況,及時排除了馬蜂窩,消除了安全隱患,確保了過往行人的人身安全……
這些事例是濯水鎮用好線上線下“雙網格”賦能景區服務管理的一個個縮影。
今年以來,濯水鎮通過“雙網格”體系處理道路中斷、消防隱患排除、水管維修等30余件次,化解矛盾糾紛20余件次,累計用基層治理智治平臺上報網格事件1012件,辦結率100%。信息送達率更高、覆蓋面更廣、辦理速度更快,延伸基層智治觸角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熱點問題快速響應
“天理良心”源頭化解
近年來,隨著濯水景區的快速發展,景區節假日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不僅影響景區形象,而且容易引發矛盾糾紛。
人大代表通過走訪后反映給了鎮人大。鎮人大認真調研,協調區峽谷城文旅集團、區交巡警支隊、濯水社區干部、濯水餐飲和酒店代表、群眾代表等齊聚天理良心人大代表民情聯絡點,共同商議解決濯水景區國慶節交通擁堵問題。
活動中,人大代表、群眾代表及相關部門圍繞交通秩序問題展開了積極熱烈的深入討論,最終共同議定采取“引、增、停、管、勸”五項措施展開交通秩序維護行動。
國慶假期,濯水景區接待有條不紊,游覽環境安全有序,沒有收到一例游客反映交通秩序問題的投訴,濯水景區的旅游形象得到極大提升,受到廣大游客與社會的一致好評。從旅游數據來看,游客量達到18.3萬人次,位居全市5A級景區第三名;酒店營業額同比增長30%以上,部分客棧酒店入住率高達100%;景區車流量也呈現出較高的活躍度。
濯水鎮依托“天理良心”傳統文化,打造天理良心調解室、人大代表民情聯絡點等品牌,并組織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員、人大代表進圈入群,線上線下全面感知民生訴求和矛盾風險隱患,及早解決各類小問題、小糾紛,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標,全面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記者 譚鵬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