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羅躍)為進一步深化全區“迎接高鐵時代 建設中心城市”大討論活動,組織引導更多老干部積極參與。12月27日,區委老干局舉行“情系家鄉 同心‘黔’行 建設中心城市大家談”住渝老干部代表座談討論會,邀請居住在重慶主城的老干部為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建言獻策。石小川、劉作祿、陳國華、夏于峰、黃共田、龔澤民、楊曉碧、楊宗慶、楊蕻英、梁清元10名在渝廳級老干部參加討論。
與會老干部圍繞如何搶抓高鐵機遇,建設中心城市展開了熱烈地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區委倡導的這次大討論活動,是一個開門問政的活動,是一個統一思想的活動,體現了黔江區委相信群眾、相信廣大干部、廣泛匯聚民智的博大胸襟和氣度。老干部們一致擁護區委五屆七次全會提出的“一年起勢、三年成勢、五年勝勢‘三步走’戰略”,表示將帶頭發揮優勢作用,帶頭支持區委、區政府的工作安排,為加快建設中心城市再添正能量、再作新貢獻。
討論過程中,老干部們結合市委市政府賦予黔江的時代使命,提出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文化建設、招商引資、教育醫療、人才引進、干部作風等方面意見建議30余條。
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石小川:“寧愿苦干,不愿苦熬”是黔江人民的寶貴財富,不能丟,要用好用活。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要建設文化高地;要認真挖掘民族特色文化,經常開展文化活動,豐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振精氣神。
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劉作祿: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工業經濟的發展;要加強黔江良好營商環境的建設;要公平公正公開地選用干部,憑政績用干部。
區政協原主席夏于峰:要濃厚經濟發展氛圍。特別是在工作考核上,經濟權重要加強。要用懂經濟的干部;要努力做大做強以工業經濟為引領的各類經濟實體;要鞏固教育醫療衛生高地;要珍惜、留住人才,企業家是稀缺資源,要優化營商環境。
區政協原巡視員黃共田:要把干部隊伍建設抓在首位,用能干事、肯干事的干部;要關注老人、兒童等民生發展問題。
區政協原巡視員龔澤民:要進一步打造交通樞紐,真正把“米”字形樞紐做起來;要聯合周邊區縣統一打造旅游產業;要發展工業;要抓好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
區政府原副區長楊曉碧:領導干部要帶頭積極苦干,要振奮干部群眾的精氣神。
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楊宗慶:要提高黔江干部群眾的精氣神;要積極研究中央政策,置換地方債務;要留住黔江的民營企業。
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楊蕻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要做足產業這篇文章,注重產業發展質效,鞏固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要提升城市品質和文化內涵,打造開明、開放的黔江形象。要強化區域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要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讓人才引進來、留得住,引導市民素質的提高。要加強政策支持,引導企業發揮好主體作用,社會組織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讓市民積極參與其中。
區政協原副主席梁清元:要建醫療高地、教育高地、旅游高地,積極改善人居環境,千方百計聚集人氣。要服務好現有的外來企業。要提高和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各部門要做好與市上的對接。要建立長效機制,形成工作專班,一抓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