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問題找差距,帶著任務謀發展。1月6日至7日,黔江區黨政代表團赴梁平區、豐都縣、石柱縣考察學習,走進產業園區、示范鄉村、城市(規劃)建成區,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現場交流等方式,深入學習了解兄弟區縣在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科技創新、富民增收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局長曾輝說,參觀考察了石柱縣長沙繽湖小鎮鄉村藝術寫生創作和美育德育實訓基地、再別康橋民宿藝術展覽館村落和豐都縣新農人會客廳,讓我深受感觸,兩縣鄉村產業發展如火如茶,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石柱縣橋頭鎮發展鄉村藝術寫生產業,豐都縣雙路鎮探索構建“新農人+村集體+農戶”合作新模式,都堅持了因地制宜、產業主導、科學規劃,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區文化旅游委主任龐一勝說,這次到石柱、豐都、梁平考察學習,主要有兩點感受:一是各地的發展很快,干部的創業精神很足,值得我們學習;二是當地干部立足當地的實際,一屆接著一屆的干,抓實產業發展,持續不斷的抓下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豐都的農業產業發展,讓我感到非常震撼,真正體現了把農業產業做強做大。”區畜牧中心主任張青華說,比如,一個恒都公司在豐都的牛肉食品加工一年產值就達40億元;一個從河北引進的華裕公司在豐都建成的5000萬羽蛋雞孵化場,一年產值就達2億多元。豐都的經驗告訴我們,發展農業產業一定要用發展工業的思維來抓,要引進有實力、有市場的龍頭企業來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同時要用全鏈條思維來抓農業。
捧回他山玉,借風好揚帆。大家表示,將學習借鑒好兄弟區縣的好經驗、好做法,來助力我區加快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
曾輝表示,將認真學習吸收石柱、豐都經驗,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高鐵新城、正陽白堊紀恐龍化石保護開發利用等,高水平做好新城詳細規劃和重點片區城市設計;圍繞和美鄉村建設,全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切實為黔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持的規劃和空間要素保障。
“結合黔江實際,我們必須快速調整發展思路,堅持用工業思維抓農業,快速改變黔江農業產業‘散小雜慢’的發展現狀。”張青華表示,就畜牧產業發展而言,我們將緊緊圍繞全委會確立的農業產業“1312”發展目標,重點抓好100萬頭生豬工廠化養殖,3000萬羽肉蛋雞工廠化養殖,通過創新發展機制,走“龍頭企業+平臺公司+農業工人”合作共贏模式,真正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和農業產業全面振興。
龐一勝表示,將把兄弟區縣經營城市的理念,運用到我區文旅產業發展中,打造城市旅游,努力建設產、城、景融合發展的美麗峽谷城。
(記者 羅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