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光翠
長期以來,黔江人都認為,自己的家鄉曾經是地區行署所在地,是渝東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首善之地”。然而近年來,黔江區經濟總量在片區不占優勢,旅游、教育、文化甚至城區建設等面臨兄弟區縣全面趕超的壓力。我認為必須盡快統一思想、振奮精神、摸準癥結、找到辦法,加快黔江發展。黔江區開展“迎接高鐵時代 建設中心城市”大討論,我認為非常有必要,作為一名老教師,我也非常愿意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了解,黔江的高級職稱人才的數量和比重,都遠高于周邊區縣。黔江有區位優勢,處于渝東南幾何中心、交通樞紐中心,發展基礎都好于周邊。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們黔江,引領發展的優勢卻并不明顯。導致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個人認為主要是因為前些年的部分建設項目導致負債太多,而產業培養、招商配套、優質教育打造等卻沒有足夠重視和投入。重形象、輕實惠,重投入、輕產出,只顧當下,不管長遠。
在高鐵時代,我們可以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沉心靜氣地向兄弟區縣學習。個人幾點淺見,僅供領導參考。
一要學習石柱縣對于產業的始終堅持。石柱縣的黃連、長毛兔,至今依然有影響。石柱的辣椒、莼菜更是搞得有聲有色。石柱確定一個產業后,一屆接著一屆干,一干就是幾十年,帶動農民增收,更逐漸發展成為石柱一張獨特的地方名片。
二要學習秀山縣干部的精神狀態。近年來秀山的變化很大,工業園區發展得很好,城區建設得很漂亮。秀山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很足,敢于開展工作。這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
三要學習酉陽縣打造旅游的市場化思路。旅游是一個地方的名片,酉陽縣的旅游搞得不錯。一個松鼠樂園,就在城邊的樹林里,主打一個親子游,投入少、生意好。一個疊石花谷,“無中生有”,迅速成為了網紅打卡地。一個菖蒲草原,還未正式開放就游客如織、好評如潮。酉陽縣同樣負債沉重,甚至比黔江還困難,為什么景區搞一個成一個?關鍵在于,他們在分析市場,他們著眼于游客體驗、市場回報。
四要理清思路、抓住重點、順勢而為、盡快發展,推動黔江高質量發展。一是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全區上下的積極性、創造性。要正向激勵干事創業的人,為他們營造良好環境。要負向鞭策懶政干部,減少“躺平”現象;二是要順應形勢,準確把握高鐵時代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要充分發揮交通優勢,在人、財、物加快流動中找到增長點。要研究交通的“虹吸效應”,尤其是對消費、教育等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要務實高效,把有限的精力和資源投放到發展中去。錢要用在刀刃上,力要用在項目上;四是要重視教育,這關系到黔江未來的長遠發展。尤其是有了高鐵后,優質生源、師資可能會流出,我們要加大教育投入,重視人才引進,提升教育質量,才能夠吸引周邊區縣的學生來黔江就讀。
本人已經退休多年,看問題、提建議,不一定準確全面。但是,真心希望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好,期待把家鄉成功建成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這份赤子之心是永遠不變的。我們退休人員也要為此盡一份微薄之力,可以配合做好家鄉的宣傳工作,傳遞社會正能量,共同為中心城市建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