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一條河和一個地方,是前世注定。一個人和一個地方,是今生結果。
對于細沙河和金洞,我就是絞盡腦汁、想盡組合,“細沙歲月,流金金洞”這組詞才浮現眼前。
走進金洞緣于細沙河。區縣歸并,曾到小河村考察溫泉開發,朋友相談甚歡,多喝了幾杯,微醺跪走板壁巖。據說,村民還牽牛從容過,真是繩上的舞蹈。至今回想,仍恐。想到金洞就明白了艱難的含義,不容易、不簡單就這樣貼上了標簽,成了我的細沙歲月。
嘆歲月似流水易逝,感細沙沉淀鄉愁和奮斗隨處可拾;流金金洞“兩金”相加,最能表達與金洞的神交和采風所獲。
一條蜿蜒的細沙河,可以窮盡想象力。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細沙歲月里能尋覓品味大山深處的金洞鄉藏著的鄉愁,如金秋的稻谷,眼如鐮,盡情收割。
細沙河不容置疑是金洞的主動脈,滋潤這里的山和人,它的毛細血管成就了魚泉,千年不變的流淌述說不變的主題,一條充滿愛意的河流。
流金金洞,皆因金洞之名與京洞州還是有淵源的。觀其表,諧音取名;究其里,當地廣泛流傳何、冉土司之爭,滅州奪印的歷史故事;尋其地,發現的戰爭遺址表明金洞曾是京洞州衙門所在地;細考量,此地礦產資源豐富,高爐洞采鐵礦,汞礦洞煉白銀。總之,不必去深入考證,聽其名就是厚重、美好和豐饒,于我已經足夠了。
一旦走進,細沙歲月就不斷豐滿充盈。中華蚊母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當地人俗稱水石埡。水與石的浪漫輕柔,成就了長達25公里的中華蚊母樹群。中華蚊母的長度決定細沙河故事的厚度,一本綠意盎然沉甸甸的自然科普書,它是貼在寂靜心上的撫慰劑,透著涼又溫暖著心靈。
細沙河特產娃娃魚,雖無緣一見,但有福之人不會虛走一趟。不知名的小魚,僅放了點鹽、姜、蒜,用河水煮開即食,肉嫩湯鮮,人間美味,想起童年黔江河撈魚的往事,妥妥的鄉趣鄉愁。馬喇河也融入細沙河,同樣具有其品格,滿心期待鱘魚基地魚籽飄香,流進人們的齒間、心間。
葉家大院,最能承載鄉愁。39棟古色古香的建筑錯落有致,也有些頭銜又有含金量。此行最大的發現,就是葉家大院,溫暖閑適。新修的貫穿全院落的青石步道如腰帶,襯托其體姿豐滿。兩端的兩棵古樹煥發新枝,似用眼睛端詳著曾經的過往和今天與未來,透露出母愛的光芒。大院凸現于綠波上,不時有腳戲水的淙淙聲亮出來。
真想找一間客房來一次長憩,讓母愛在鄉愁中發酵生長。我才發現,細沙歲月已變成我們共有的人生體驗,有綠意、有鄉愁、有母愛,不愛上細沙河才怪。
其實,金洞除了礦洞,還有渝懷鐵路最長的圓梁山隧洞在其境。此洞,多名女護路隊員如鏗鏘玫瑰綻放,用美好人生抒寫通天大道暢通安全。
在鄉人大代表之家,三名女鄉人大代表正在助農直播,甜茶、土制月餅等農產品訂單不斷,直播已成常態化。屏上生動演繹“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想禮贊她們,不妨用“屏上之花”。
鄉黨委書記一句“小鄉鎮有小鄉鎮的作為”,至今不能忘懷。看了發展甜茶的材料,倍感振奮,圍繞一個產業,開展三次“三方議事”,鍥而不舍攻難關,贏得業主、群眾支持,甜茶產業初具規模。一杯甜茶,詮釋了在其位務必有擔當、謀發展。
這里有這樣的一群人,完全配得上用流金金洞來評價,有理由期待金洞更加美好的明天。是故,方覺金洞寓意深遠,不僅有物質層面的豐富,更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在小區觀這輪素月,清雅幽香,過濾洗去情感的塵埃。月上的一縷煙,不是旗號嶺的狼煙,更沒有伴隨龍海關戰鼓。它是與金洞共享的一縷清香,值得用生命去擁抱。
細沙歲月,流金金洞。枕著您的名字,就可以安然入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