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成渝地區南下東進、武陵山區互聯互通的“橋頭堡”,黔江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全面融入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搶灘“高鐵時代”,怎樣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近日,記者就“迎接高鐵時代 建設中心城市”大討論活動主題采訪了區政協委員祁國徽。
高鐵開通后,對于黔江扛起新使命,奮力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具有里程碑意義。祁國徽認為,在這一背景下,開展“迎接高鐵時代 建設中心城市”大討論活動,正當其時、十分必要。既能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市戰略部署,推動區委五屆七次全會安排部署落地落實,又能進一步統一全區干部群眾思想,聚眾心、集眾智,使“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時代精神煥發新生機,對“一年起勢、三年成勢、五年勝勢”三步走重大戰略的順利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祁國徽認為,黔江擁有得天獨厚的藥材資源優勢,作為渝東南首個獲得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市級高新區,高鐵開通運營后,加快了技術、產業、人才等科技創新要素,向黔江轉移擴散的步伐。接下來,瞄準“建設渝東南科技創新中心”這個總目標,應當加強武陵山區天然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藥食同源產品研發與應用、特色中醫技藝挖掘與創新,持續聚焦新質生產力,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才能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展,在科創平臺、科技型企業、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綜合創新活力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高鐵時代已至,黔江未來可期。黔江應聚焦中醫藥產業,整合現有企業和平臺資源,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打造“政府、高校、企業”共建共享的“1+N”高能級研發平臺體系,加速推動研發、孵化、轉化、投融資服務、人才培養等關鍵功能貫通融合,孕育特色新質生產力,深入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貢獻科技力量。
(記者 田丹 張瑜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