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雞蛋,從孕育到擺上市民餐桌,要經歷怎樣的旅程?近日,記者探訪了“重慶互聯網小鎮”——秀山自治縣宋農鎮,親眼見證了秀山土雞蛋如何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飛越重重山巒。
互聯網小鎮,是指城鎮或鄉村通過互聯網與移動網絡深度融合,實現政務、產業、醫療等領域的智慧化便利。2023年,宋農鎮獲評為“重慶互聯網小鎮”,經過一年多的發展,這里正悄然改變著傳統養殖業的面貌。
走進宋農鎮龍鳳社區新店子智慧養雞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幕幕令人驚嘆的場景。工作人員只需輕點手機屏幕,就能“一鍵”投喂六千余只雞,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而是智慧養雞場的日常。移動網絡的全覆蓋,讓養雞場實現了遠程監控和管理,大大提升了養殖效率。
2023年,新店子智慧養雞場即將投產之際,網絡覆蓋問題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難題。宋農鎮政府積極作為,主動聯系運營商,為智慧養雞提供了堅實的網絡保障。
“運營商幫助養雞場鋪設了光纜,安裝了高清視頻監控系統,解決了信號覆蓋問題,為我們智慧養雞提供了穩定的網絡支持,雞場也實現了遠程監控和管理。”重慶寸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付萬春說。
投入生產后,養雞場采用低密度輪牧放養模式,300畝林地成為土雞們的天然樂園。通過“可視化智慧養殖系統”,讓12平方米的雞舍養殖環境得到精準調控,土雞們在這里自由生長,產出的雞蛋品質上乘,深受消費者喜愛。
據了解,在鞏固拓寬線下雞蛋銷售渠道的同時,重慶寸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還積極拓展線上平臺。“主要得益于‘互聯網小鎮建設’。我們可以與主流電商平臺合作,建立了線上銷售渠道,并通過生鮮配送,進一步縮短物流時間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覆蓋率,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實惠的購買體驗。”付萬春說。
據了解,宋農鎮龍鳳社區新店子智慧養雞場完全投產后已實現年營業額約300萬元,固定增加村集體經濟每年收益2.5萬元,帶動農村人口就業20人(含長期用工2人,臨時務工18人),受益群眾33戶130人。
如今,70座“雞別墅”掩映在郁郁蔥蔥的林間,高效率的養殖生產模式讓養殖業實現了規模化、智能化、綠色化。下一步,該公司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升級完善其傳統養雞場的養殖模式,大力推廣智慧養雞,讓更多大山里的優質農產品走向全國人民的餐桌。
(記者 姚華順 通訊員 田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