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我國第47個植樹節。在春暖花開、生機盎然的三月,黔江各部門單位積極組織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用實際行動為美麗黔江建設添綠增彩。
黔江區第四協作組:春日融融,新綠初綻。3月12日,是第47個植樹節,黔江區廣大黨員干部、志愿者紛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用實際行動為原野山川增添新綠。

區融媒體中心植樹現場
在舟白街道叢山村5組植樹造林點,黔江區第四協作組10家成員單位參與義務植樹的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們一到現場便投入到植樹活動中。盡管春寒料峭,但現場氣氛熱烈。大伙分工合作,打坑、扶苗、培土……每一道工序都一絲不茍,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
“能夠參加今天的植樹節活動,我感到很榮幸,為我們家鄉添綠,為我們的綠水青山貢獻微薄力量。”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楊昊天說。
據了解,此次植樹活動主題為“履行植樹法定義務 共建美麗新重慶”,在樹種選擇上,此次栽植的樹種為黃柏樹,不僅能夠有效改善土壤質量、綠化山野,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讓生態保護和經濟效益更加突出。據悉,為了提升樹苗的存活率,當地政府將落實管護人員,引導村民共同參與日常管護。
“今天我們總共栽植了2000余株黃柏,待投產后,每株黃柏預計收入在200元左右,既豐富了森林層次,也提高了轄區農戶的經濟收入。”舟白街道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陳培旺說。
(記者 黃敏 文/圖)
金溪鎮: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3月12日,黔江區金溪鎮組織人大代表、職工代表、村干部、村民及志愿者等50余人走進岔河村桑園,共同開展“蠶桑撫育盡責活動”,通過澆水、施肥、除草等田間實踐,以實際行動助力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活動現場,志愿者們手持工具,深入桑園,翻土松壤、挖坑施肥,提桶澆水、清除雜草,分工協作,對密度過大的桑樹進行間伐修枝。“間伐能優化桑樹間距,促進通風透光,提升蠶繭產量。”技術人員現場講解撫育要領,指導科學管護技術。大家干勁十足,汗流浹背卻笑聲不斷,原本雜亂的桑園在眾人齊心協力下煥發新顏。
鎮黨委書記楊勝前表示,要以“撫育一棵桑、助力一村富”的擔當,把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下一步,金溪鎮將持續推進蠶桑產業發展,延伸產業鏈,發展生態旅游和蠶絲加工,打造集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生態提質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通訊員 粟林盛 )
水田鄉:3月12日,黔江區水田鄉黨員干部、人大代表和群眾等70余人,在水田鄉大塘村河壩采石場集中開展生態修復植樹活動,為大地添新綠,扮靚水田鄉村美麗底色。

水田鄉植樹現場
植樹現場,大家熱情高漲、干勁十足,三五成群、分工協作,揮鍬鏟土、扶樹正苗、培實新土,齊心協力栽下一棵棵樹苗,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通過大家努力,一株株新栽植的桂花苗錯落有致、昂然挺立,為初春大地增添濃濃綠意與勃勃生機,繪就了水田綠色發展的生態底色。
(通訊員 段利明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