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劉光磊 鐘思佳)陽春藥飄香,黃精采挖忙。時下,石柱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集體發展的220畝黃精種植基地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村民們趁著晴好天氣,在田里采挖中藥材黃精,田間彌漫著濃郁的藥香,勾勒出一幅人勤春早的喜人畫卷。一塊塊色澤黃潤的黃精破土而出、走向市場,鋪起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路”。
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中益鄉因地制宜,依托獨特的生態資源,選準了發展黃精產業,通過村集體、企業合作等模式,開始規模化種植黃精,經過6年的發展,全鄉黃精面積已經達到2500余畝,其中華溪村在地黃精約780畝,并于2025年成功申報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這段時間,我們都忙著采挖黃精,從采挖的情況來看,比意料之中的要好,加上今年市場行情,銷售情況比去年年底的市場行情要好。我們所有種植的黃精都已經簽訂了銷售協議。今年我們還要落實新的種植面積,計劃種植200畝。另外,上半年還有15畝的子育苗計劃。村民們干勁十足,我們有信心把黃精產業發展好。”中益鄉華溪村黨支部書記王祥生說。
黃精,這一被譽為老虎姜的珍稀藥材,以其獨特的口感和功效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黃精生長周期長,一般為5年,期間每年的管護工作也比較多。黃精在生長過程中喜陰不喜曬,中益鄉通過實施林下套種的模式,不僅有效促進產業相融、管護雙贏、一地多收,也為周邊村民提供了更穩定的就業渠道。
如今,黃精種植化身鄉村振興新引擎,助農民邁向共同富裕。往昔“土坷垃”,今朝成“金疙瘩”,既增農民收入,又優鄉村生態、促可持續發展,開啟鄉村振興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