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社會化服務

農機正在作業
本報訊(記者 田丹 文/圖)春分臨近,意味著農忙時節即將到來。近年來,黔江區依托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廣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解決小農戶面臨的規模化生產難題,助力春耕春管降本增效,夯實糧食豐收基礎。
3月18日,記者在黔江區黑溪鎮改革村看到,連片的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里,一臺臺旋耕機開足馬力、來回穿梭作業,經過深翻、平整、打漿的田塊,馬上就要增施生物菌肥和土壤調節劑,為水稻機械化插秧作準備。為了不誤農時,村集體通過供銷合作社,為30多戶農戶下單了農機社會化服務。
“我們在下單后,會和農機手約定一個時間,只要他們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田間作業,我們就會按時支付費用,每畝土地大概能節約200塊錢的成本。”該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向業平告訴記者,“這筆節省下來的費用,可以拿來購買農資、整治土地、推廣良種良法。”
據悉,過去因為缺少農機,當地春耕春管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近年來,黔江通過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中小型農機下田作業,為有需求的農戶量身定制農機社會化服務,既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還節約了生產成本。今年春季,黑溪鎮就一次性為1000多畝土地“下單”了農機社會化服務。
重慶市農業生產資料集團鑫穗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佳偉說:“最多的時候,我們投入各類農機具超過了300臺套,有5000多戶缺設備、缺技術、缺勞動力的家庭直接受益。后續,我們還要運用無人機、插秧機和收割機,以及其他的智能農機,為農戶提供全程農機社會化服務,進一步節本增效。”
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黔江區,糧油作物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50多萬畝,通過持續推進“農機換人”,當地已投入1萬多臺農業機械參與社會化服務,涵蓋機耕機播、機植保、機收等多個大類,每畝土地可節約生產成本100至300元。預計今年春耕期間,重慶市將投入100萬臺(套)農機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區供銷合作社相關負責人龐松表示:“以往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現在只要幾臺機械就能輕松完成。接下來,我們會通過臨時托管、半托管、全托管等方式,為農戶和村集體提供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力爭實現全程機械化、智能化,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量、促進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