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標準農田
春風拂綠野,農時催人忙。近日,在秀山自治縣梅江鎮關田村的廣袤田野上,一幅 “科技賦能、產業興旺、百姓增收”的現代農業畫卷正徐徐展開:轟鳴的農機在平整的土地上穿梭作業,無人機在低空精準播撒希望的種子,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科技賦能、產業興旺的蓬勃氣息。
高標準農田筑基 土地煥發新活力
作為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主戰場”,梅江鎮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為指引,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6300余畝,目前已完成2800余畝的高質量整改。
通過土地平整、溝渠配套、道路硬化等工程,曾經的“零散田”“低產田”實現華麗轉身,變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化農田。“改造后,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灌溉排水更方便,機械作業也更順暢了。”梅江鎮農業服務崗工作人員李明貴介紹道。
“以前種地全靠天吃飯,現在不一樣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讓土地更適合規模化種植,我們發展糧油產業的信心更足了。” 梅江鎮基層供銷合作社負責人陳剛深有感觸地說。
機械化賦能春耕 高粱種植跑出“加速度”
今年,梅江鎮以高粱種植為產業振興發力點,依托基層供銷聯社社會化服務隊伍,全面推行“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作業,為春耕生產按下“快進鍵”。
在高標準農田里,大型旋耕機、精準播種機、植保無人機等設備高效運轉。“以前春耕,全家老小齊上陣,累得夠嗆還進度慢。現在有了這些‘鐵牛’幫忙,省心又省力!” 梅江鎮基層供銷合作社負責人陳剛站在田埂邊,看著來回穿梭的機械笑得合不攏嘴。
據了解,大型旋耕機日均可翻整土地數十畝,精準播種機日播種量超100畝,植保無人機單日噴灑面積達500畝,作業效率較傳統人工提升近10倍。“過去10個人干一天的活,現在一臺機器兩小時就能完成!”梅江鎮基層供銷合作社負責人陳剛指著正在作業的播種機介紹,“機械化作業不僅大幅降低了勞動強度,還通過精準控制深度、間距等,減少了種子和肥料浪費。從目前機械化播種的數據來看,今年高粱畝均產量預計能提高15%,產業收益穩定性大大增強。”
聯農帶農拓寬增收路 農民日子更有盼頭
在梅江鎮,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機械化生產的“雙輪驅動”,正為農民開辟出多元增收新路徑。通過土地流轉,農戶們每年每畝可獲得400元穩定租金,土地“沉睡資源”變身“增收活水”。同時,農田管護、農機操作等崗位優先面向本地村民招聘,讓大家實現“家門口就業”。
“以前種地靠天吃飯,收入不穩定。現在土地流轉出去有租金,在合作社打工每月還能掙3000多元,還能跟著學技術!”村民楊大哥說起現在的生活,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據了解,目前梅江鎮已有3000余戶農戶深度參與到農業產業鏈條中,形成了“流轉獲租金、務工掙薪金、發展得現金”的多元增收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讓農民增收,還能吸引年輕人返鄉就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梅江鎮農業服務崗負責人介紹道。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獲著穩穩的幸福。
人勤春早功不負,高標良田萬象新。梅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春耕春種為契機,持續放大高標準農田“穩糧、增效、富民”效應,讓科技之光照亮田野,讓產業之根扎深沃土,攜手百姓共繪鄉村振興的壯美“豐”景!
(記者 姚華順 通訊員 譚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