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黃敏 文/圖)5月17日,由重慶大學附屬黔江醫院承辦的武陵山區腦血管病防治聯盟大會在該院科教樓學術報告廳舉行,來自湖北恩施、湖南湘西、貴州銅仁和重慶市等四省市專家學者來到重慶大學附屬黔江醫院,共同見證武陵山區腦血管病防治聯盟的成立。

授牌現場合影
會上,重慶大學附屬黔江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何建峰對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說,成立武陵山區腦血管病防治聯盟,是踐行“健康中國”戰略、打破地域醫療壁壘的關鍵之舉。通過整合渝、鄂、湘、黔四省市邊界地區醫療資源,構建“預防-救治-康復-科研”一體化網絡,將為武陵山群眾筑起腦血管病的“生命防護墻”。希望各聯盟單位以聯盟為起點,共建協同網絡,打通生命通道。建立跨區域腦卒中急診轉診綠色通道,實現“報警即急救、上車即入院、入院即治療”“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手術未做、方案先定”,讓黃金救治時間從“小時”縮至“分鐘”。共享資源平臺,賦能基層能力。開放聯盟單位影像、檢驗、病理資源,開展遠程會診、聯合查房、雙向轉診,讓山區患者在家門口享受三甲服務。共筑防控體系,深耕健康土壤。聯合開展腦血管病高危人群篩查、科普宣教,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攜手打造武陵山區腦血管病防治的“命運共同體”,為守護武陵山區群眾健康福祉貢獻力量!
黔江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崔一敏在致辭中表示,聯盟的成立,標志著武陵山區腦血管病防治從“單兵突進”向“集團作戰”轉變。黔江區將以聯盟為紐帶,搭建學術平臺,推動診療規范統一;構建救治網絡,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強化預防為主,推動健康知識進山區、進社區。同時,也希望各聯盟單位織密協作網,建立聯盟定期會議、聯合攻關機制,構建“防、治、管、康”全鏈條服務體系;聚焦關鍵點,開展高危人群篩查、適宜技術推廣,推動區域卒中地圖全覆蓋;激活創新力,探索“互聯網+防治”新模式,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等技術落地。攜手為武陵山區群眾筑牢健康防線,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在學術研討會上,來自陸軍特色醫學中心黃志玉、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廖春蓮、重慶大學附屬涪陵醫院楊德和貴州省銅仁市人民醫院劉浩,分別以《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療指南(2024)》《腦卒中隨訪策略及研究進展》《從指南更新看靜脈溶栓進展》《神經內鏡在高血壓腦出血中的應用體會》為題,為參會人員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參會的專家學者還圍繞臨床上的特殊病例進行了病例討論,分享臨床工作中的先進經驗。
當天,會議還為武陵山區腦血管病防治聯盟舉行了簽約授牌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