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姚華順)為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全力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今年以來,秀山自治縣溶溪鎮常態化開展非煤礦山安全巡查,嚴厲打擊盜采礦產資源行為。
該鎮通過建立鎮村網格員和社會公益性人員定期巡查機制,按照劃片區包山頭盯點位的工作方法,負責對已封閉的非煤礦山洞口定期開展安全巡查監管,并建立非煤礦山安全巡查臺賬。對巡查中發現的隱患問題,及時建立隱患責任清單,劃分風險等級,制定針對性管控措施,并嚴格落實整改銷號制度。
為提升非煤礦山安全監管水平,積極探索“科技+監管”模式,推出智慧化監管舉措。已購買小型多旋翼輕型無人機1架、帝達安4G電池攝像頭18個,通過無人機高空巡查、熱成像監測等技術,對已關停礦區的重點部位開展非現場核查。在重點洞口周邊布控無線攝像頭,采用掌上監管的方式,使工作人員能夠實時精準掌握現場情況。自智慧化監管平臺搭建以來,已發現并成功處置7起私挖盜采礦產資源的違法事件。
此外,該鎮還通過懸掛條幅標語、張貼宣傳海報、召開群眾院壩會、上門入戶宣傳以及微信群推送安全信息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全方位覆蓋目標群體,進一步增強了宣傳的滲透力和感染力。
為嚴厲打擊非法采礦行為,全力維護轄區社會風氣,溶溪鎮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常態化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行動。半年來,已開展礦山安全聯合執法17次,出動執法人員103人次,對22處隱患洞口采取了物理隔離措施以消除安全隱患。對私挖濫采行為一經發現,即將相關線索移交主管部門,依法依規開展調查。已對參與7起私挖盜采的15人分別進行了詢問、治安拘留和刑事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