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
本報訊(記者 田丹 文/圖)近日,黔江區阿蓬江鎮依托“三方議事”工作機制,邀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2000余畝柑橘實施無人機“飛防”作業,科學、精準防治果樹病蟲害,助力果農增產增收。
當日記者在阿蓬江鎮高磧社區看到,連片的柑橘園泛起陣陣翠浪,一顆顆柑橘果實初具雛形,鑲嵌在綠葉間。眼下,柑橘進入幼果膨大期和分果穩果期,果農們在田間管理時發現,一些柑橘樹可能受到潰瘍病、紅蜘蛛等病蟲害威脅,為了柑橘能健康生長,大家計劃趕在病蟲害集中暴發前,對柑橘園進行無人機“飛防”。
“經過摸排,我們社區可以進行‘飛防’的柑橘面積有2000多畝,因為一些柑橘園挨著桑園和蠶棚,造成一些群眾對‘飛防’產生了顧慮,如果不及時進行‘飛防’,今年的柑橘可能出現減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把情況反映給了鎮人大。”高磧社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阿蓬江鎮種植了柑橘3000多畝,其中有不少靠近桑園,在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時,如果藥劑配置不合理,噴灑范圍不精準,很可能造成家蠶死亡。今年5月下旬,在了解到群眾面臨的困難后,當地迅速啟動了“三方議事”,人大代表、果農和供銷合作社通過實地勘察,決定邀請具有豐富經驗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對柑橘實施“飛防”作業。在高磧社區,2架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向柑橘樹來回噴灑綠色藥劑,對有害生物進行精準防治。
當日隨行的專家表示,我們選擇了適宜的藥劑,通過精準劃定“飛防”區域,控制施用范圍,既滿足柑橘的病蟲害防治需求,也不會影響到家蠶生長。經過測算,每架植保無人機一天的“飛防”面積,可以達到300至400畝。對于不適宜“飛防”的地塊,我們會安排人工進行綠色防控。
“三方議事”主要指群眾代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及村(社區)干部,人大代表組成議事團體,針對某一項具體事務進行民主決策,通過群眾“點單”,代表“接單”,政府部門“領單”的模式,共同推動問題解決。在阿蓬江鎮,通過開展“三方議事”,當地已有1000多畝柑橘啟動無人機“飛防”作業。
阿蓬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三方議事”推動下,通過共商“大家事”,共解“自家事”,柑橘的“飛防”作業在5月底全面完成,解決了困擾果農的問題。后續,阿蓬江鎮會加強跟蹤監督,發揮好人大代表的引領、協調作用,通過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更好地助力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