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雞書院一角
連日來,黔江區太極鎮金雞壩的田野上涌動著蓬勃生機。當地金黃的油菜剛完成豐收退場,勤勞的農民便接過“耕耘接力棒”,在明鏡般的水田里犁田、育苗、插秧……一派和美的鄉村農耕美景如詩如畫。
據了解,近年來,太極鎮精心擘畫新農村,厚植“根”與“魂”,注重“質”與“效”,統籌“點”與“面”,和美太極展現出別樣的風采。
厚植“根”與“魂”
同心繪就和美“太極圓”
黨建統領定調開局。將黨建統領貫穿和美鄉村建設全過程、各方面,緊扣“奮力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重要使命,下好規劃統籌引領“先手棋”,科學布局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持續釋放和美鄉村建設疊加效益,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鄉鎮、第三批市級鄉村治理示范鎮、市級健康鎮。
文明創建凝心聚力。成功舉辦“油菜花節”“稻田音樂節”“村晚”“村BA”等系列活動,建成全區唯一的鄉村書院——金雞書院,新建徽墨煙房文化展示體驗場景1處,李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太極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雙雙榮獲市級示范,太極鎮成功躋身重慶市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鄉鎮之列。
基層治理賦能添彩。深化“楓橋經驗”新黔江新實踐,扎實推進“141工作體系”規范建設、實質運轉、提能增效,創新推廣黨建統領基層治理“12345”工作法,大力弘揚“和諧為美、禮讓為德”的太極文化精神,基層治理精準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增強,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注重“質”與“效”
用心打造宜業“衛星園”
蠶桑舉旗產業持續發力。舉全鎮之力發展蠶桑產業,升級改造養蠶基礎設施設備,全面推進智能化科技化養蠶技術革新,成功培育太河村、鹿子村2個“千擔村”,養蠶規模及產繭量連續8年全區第一。
農產品加工園蓬勃壯大。流轉72畝土地建成農產品加工園,成功引進桑枝菌、桑葉面、糧油加工等4家企業入駐,年產值達600萬元,帶動40人就近就業,蠶桑產業鏈條穩定延伸;扶持厚德服裝廠發展壯大,年產值達1600萬元,常態化解決就業100人以上,全區制造業“衛星園”日趨成型。
三產擴量增值聯農共富。運營太極鎮電子商務中心,直播銷售農副產品年均200余萬元;深化村(社區)抱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新模式,拓寬發展產業、資產租賃、入股聯營等增收渠道,助推4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30萬元,1個村突破100萬元大關。
統籌“點”與“面”
匠心雕琢宜居“民心苑”
村(社區)打造顯特色。利用各村(社區)資源稟賦優勢,錯位打造“一村一特色”人居環境示范點10個,農村戶廁改革覆蓋率達90%,集鎮污水管網接入率和處理率達100%,創建巴渝和美市級示范村1個、區級示范村3個,村(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水美鄉村蘊詩意。統籌利用水系連通水美鄉村、太極河流域綜合治理等項目,建成“金雞戲水”“水映太極”“桑韻廟埡”“金團乾坤”等多個濱水文化景點,加快推進金雞壩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創建,助力太極鎮成為近悅遠來的“詩和遠方”。
基礎建設惠民生。先后打通太極至濯水、水市“大動脈”,完成一、二期美麗宜居示范鄉鎮建設,完工青太二級路、太極至石家至新華“四改三”、太極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集鎮跨河市政橋等民生項目29個,茶園水庫建設項目推進有力,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區域優勢更加明顯。 (記者 羅躍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