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有序機拋秧示范
本報訊(記者 王安娜 文/圖)為加快我區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動糧食單產水平大幅提升,助力農業生產提質增效,6月13日,由黔江區農業農村委主辦的黔江區2025年農業生產機械化現場展示會在太極鎮金雞壩舉行,來自全區30個鄉鎮街道的100余名農機合作社、水稻種植業主代表、農服中心工作人員到場觀摩。
記者在現場看到,無人機駕駛秀、機械化耕作、插秧、噴灑等機械化作業輪番上演,令現場觀摩人員驚嘆不已。本次展示會集中展示了一批適合丘陵山區地形耕作的農機裝備。
首次在黔江展示推廣的氣吸式精量播種機更是成為當天展示的亮點,吸引大家駐足觀看。通過裝土、播種、覆土、疊盤等一系列自動化操作,幾分鐘時間便完成了10余盤水稻秧盤制作,一天就可滿足200畝大田育秧播種量。據農機展示商家張建介紹,人工撒播存在一定漏播,而氣吸式精量播種機的水稻精量播種技術通過機械化標準化育秧,能夠將漏播率控制在百分之一以下,實現每穴僅用種5至6顆,不僅能夠節約種糧,每畝糧食單產還能得到進一步提升,真正實現精量播種。
當天,展示會還進行了水稻有序機拋秧示范等農業生產機械化現場展示,進一步展現了新型農業產業與新技術的結合成果,宣傳了山地農業機械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力成本的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廣大農民朋友提供了一個了解、選擇和使用農業機械的平臺。
“展示會為我們今后發展山地農業增強了信心,特別是先進且適用于丘陵山區的農用機具展示,對老百姓減輕耕作強度、降低勞動成本有很大的作用。”沙壩鎮產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他們將進一步做好先進農機設備的推廣宣傳,為種植戶提供應用指導,真正便農惠農。
據市農機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地形條件限制,黔江區發展農業常常存在“有機難用、有機難下地”的作業難題,未來,將通過“改地適機”和“改機適地”兩方面發力,不斷補齊丘陵山區農田地塊短板和農機應用短板。本次黔江區組織舉辦的農業生產機械化現場展示會,通過展示和演示適用的農機裝備技術,方便更多的鎮、村選用,更好地提升丘陵山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
近年來,黔江區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保有量持續增長,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農機作業水平顯著提升。下一步,黔江區還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加強農機技術培訓和推廣,完善農機服務體系,推動農機科技創新,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