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小學六年級(5)班 張熠桐 指導老師 郭艾云
有人說,奶奶與孫女連在一起,就是一串菩提子。時而數數、時而念念,就可以有充滿愛的力量。奶奶,其實我有好多心里話想對您說,今天就以這種方式一吐為快吧。
奶奶,從小到大,您總是用最樸實的語言、最溫暖的笑容,向我講述您那些過去的故事。您雖未將“家國情懷”掛在嘴邊,但您的一言一行,卻讓我深深懂得了什么是愛家、愛國,什么是紅色精神。
奶奶,您說您22歲那年跟隨爺爺來到重慶,從此扎根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那時的您,還是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心中懷揣著對黨的忠誠和對未來的憧憬。然而,生活的重擔讓您從一名朝氣蓬勃的團員,很快就變成了一位辛勤勞作的農家婦女。您拿起了鋤頭,離開了組織的集體生活,卻把那份信仰深深埋進了心底。
我曾問您,有沒有遺憾?您笑了笑說,那個年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跟著黨走,可以像你老祖(奶奶的父親)那樣,一生向黨為人民,如果不是當年發生的那些事情,我也不會十一二歲就扛上了家庭重擔。如果我留在老家,說不定現在都是黨員了!但您說你也從未后悔過,相夫教子同樣也可以傳承紅色精神。
奶奶,您說您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自己曾是黨的后備軍中的一員。所以,這么多年來,您總喜歡給我們講革命年代的故事,講紅軍長征的艱辛,講英雄們的犧牲與奉獻。每次講完,您的結尾都是一樣:“現在你能過上這么幸福的生活,是無數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你要懂得珍惜,你要懂得感恩……”
奶奶,您雖然大半輩子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您用一生的勤勞、善良和堅韌,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教我們全家懂得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革命精神。您教會了我們全家人懂得了誠實做人、踏實做事是做人的“天條”。您也讓我們牢記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要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您更是不止一次給我說:“只有國家富強了,百姓日子才好過,你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奶奶,如今我已漸漸長大,開始明白了您每一句話的深意。我開始懂得了家國情懷不僅僅是要有宏大的理想,更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點滴積累:努力學習、勤做家務、鍛煉身體、關愛他人……奶奶,感謝您一輩子的言傳身教,讓我們懂得了人生的能量、信仰的力量和家國的希望。盡管您最終沒能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但您卻從未背離那份初心。您用勤勞的雙手撐起了這個家,也用堅定的信念影響著我們一家人、幾代人。
奶奶,我向您保證,我一定會牢記您的教誨,做一個有擔當、有情懷的人。無論未來走到哪里,我都會像您一樣,熱愛這片土地,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并為之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