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黔江區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圍繞防洪保安、城鄉供水保障、水生態文明、智慧水利等重點領域,精心布局“一核、三帶、四體系、多節點”的水利發展藍圖,構建“三江兩引十庫多點”的水網總體布局,為渝東南中心城市建設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
織密水網
優化水資源配置
黔江區地處武陵山區,水資源豐富,但季節性缺水問題突出。為破解這一難題,黔江區水利局在讓前些年已建成水庫如老窖溪等水庫發揮功能的同時,加快推進骨干水源工程建設,構建“一主多副”水網格局。
日前,在黔江茶園水庫建設現場,各類機械轟鳴作業,施工人員正搶抓工期推進工程進度。該水庫是西南五省骨干水源規劃項目,預計2025年下閘蓄水,建成后可解決濯水鎮、阿蓬江鎮7.7萬集鎮人口及0.67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并為5.72萬頭牲畜和2300畝農田提供穩定水源。
此外,羅家堡水庫、瓦窯堡水庫等骨干水源工程已建成投用,陳家寨水庫、漁灘水庫等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黔江區還編制完成《黔江區水網建設規劃》,規劃總投資236.68億元,逐步形成以大中型水庫為核心、小型水利工程為補充的現代化水網體系,全面提升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
節水優先
打造節水型社會
黔江區雖屬相對豐水地區,但仍堅持“節水優先”理念,積極探索節水新模式。目前,全區已成功創建181個節水載體,規模以上節水企業建成率達100%,節水型小區建成率達85%,并成功獲評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區縣。
2023年12月18日,黔江區完成首例水權交易,標志著該區在用水權市場化交易方面邁出重要一步。通過市場機制優化水資源配置,黔江區有效提升了水資源利用效率,為西南地區豐水型城市節水工作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在農業節水方面,黔江區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減少水資源浪費;在工業領域,鼓勵企業采用循環用水系統,降低單位產值水耗;在生活用水方面,加強節水宣傳,引導居民養成節水習慣。多措并舉,黔江區逐步構建起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節水體系。
生態治理
守護碧水清流
黔江區堅持系統治理理念,統籌推進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近年來,該區實施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水源地保護等工程,有效改善了水生態環境。
以阿蓬江流域綜合治理為例,黔江區通過河道清淤、生態護岸建設、污染源管控等措施,使流域水質穩定達標,并成功打造濱水生態景觀帶,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同時,黔江區還加強農村水系綜合整治,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在智慧水利建設方面,黔江區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構建水資源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對重點水庫、河流的實時監控,為防洪抗旱、水資源調度提供科學依據。
黔江區以“十六字”治水思路為指引,通過織密水網、強化節水、生態治理等舉措,構建起安全、高效、可持續的水利體系,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未來,黔江區將繼續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讓水資源更好地惠及民生、服務發展。
(記者 譚登帆)

